他:“拿回去给孩子尝尝,算咱送的。”
老张头乐坏了,临了说:“对了,邮政局的人问你们要不要开通冷链,说夏天寄青团容易坏,冷链能保鲜。”林凡琢磨着:“开通!多花点钱没事,不能让客人收到坏的。”
傍晚收工时,石榴树下的薄荷苗又长高了点,李大爷特意搬了个小马扎守着,说怕野猫扒土。林凡给瓮沿缠了圈麻绳,既防磕碰又好看,小花掏出手机拍了张照,说要当网店的“镇店之宝”照片。
二柱子蹲在旁边数今天的订单,突然喊:“凡哥,有个订单备注‘要带点铺子的土’,说想种薄荷。”林凡愣了愣,随即笑了:“给他装一小袋,再附张纸条,写‘这土带着艾草香,能种出念想’。”
关铺子门时,天边的云彩红得像紫薯青团。林凡看着院里晾的艾草、堆的订单、窗台上的薄荷,突然觉得这日子就像那陶瓮,哪怕裂了缝,只要用心补补,照样能种出绿芽,冒出新欢喜。
李大爷还在跟薄荷苗说话,声音轻轻的,像怕惊着它们。林凡没去催,就站在门口听着,觉得这比任何热闹都让人踏实。
风一吹,香囊的香味混着薄荷的凉,漫了满院,真好闻。
第二天一早,林凡刚把“时光花盆”的样品摆到门口,就有人蹲在跟前瞅个不停。是邻村的刘老汉,手里攥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小林老板,你看我这碗能当花盆不?”他指着碗底,“这是我家老婆子嫁过来时带的陪嫁,她走了三年了,我留着总掉眼泪,不如让它再‘活’一回。”
林凡接过碗,碗沿的豁口处还留着细密的磕碰痕迹,像藏着说不尽的日子。“能!”他肯定地说,“我给它补补,种上太阳花,保证比当年在你家灶台上还精神。”刘老汉抹了把脸,嘿嘿笑了:“那敢情好,等开花了,我带老婆子的照片来跟它合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