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薄薄的银纱,却又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与身体的紧密贴合。那些古老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随着她的呼吸,微微发热,一股难以言喻的奇异感觉从甲胄蔓延至全身,仿佛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开始贪婪地呼吸着空气中某种无形的能量。
接着,她将七枚唤星佩一一戴好。有的系在手腕,有的挂在胸前,有的垂在腰间。当最后一枚玉佩戴好时,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些玉佩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同时,它们与身上的星尘甲之间,也仿佛有一股无形的丝线在牵引。
“我走了,娘。您早点休息,不要等我。”林慕雪背起装着仪式用品的篮子,最后看了母亲一眼,眼神中充满了歉疚,却没有丝毫退缩。她没有告诉母亲,典籍中记载,这种祈雨仪式对施术者的消耗极大,甚至可能有未知的风险。她不想在成功之前,引来更多的关注和非议。此刻的她,只是一个背负着家族使命和全镇希望的孤独行者。
她悄悄地打开房门,像一只轻盈的夜鸟,消失在深沉的夜色之中。林大娘追到门口,望着女儿消失的方向,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双手合十,对着漆黑的夜空默默祈祷。
夜,静谧而深邃。
林慕雪独自一人走在通往观星岭的山路上。山路崎岖,两旁林木茂密,夜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了几分阴森。但她并不害怕,星尘甲覆盖着她的身体,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全感。而且,随着她不断向上攀登,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上的星尘甲和腰间的唤星佩,似乎变得越来越“活跃”。
星尘甲上的纹路,光芒流转得越来越明显,仿佛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苏醒。甲胄与身体接触的部位,传来阵阵微弱的暖意,这股暖意顺着血液流淌,让她原本因紧张而有些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
而那些唤星佩,则开始散发出更加清晰的微光。挂在胸前的那枚雕刻着北斗七星图案的玉佩“摇光佩”,最先亮起,发出柔和的淡蓝色光芒,如同夜空中的启明星。紧接着,腰间的“荧惑佩”(火星)微微发热,散发出暗红色的光晕;手腕上的“岁星佩”(木星)则流转着温润的青绿色光芒……七枚唤星佩,如同七颗小小的星辰,在她身上次第点亮,环佩之间,仿佛有细微的嗡鸣声响起,清越动听,“环佩轻响”,恰似林慕雪之前所感,它们仿佛真的在回应着头顶那片广阔无垠的星空。
林慕雪抬头仰望。今夜的夜空格外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深邃的夜幕上,缀满了无数璀璨的星辰,如同钻石般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上。银河清晰可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横贯天际。月光皎洁如水,照亮了前方的山路。
她能感觉到,夜空中的星辰仿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光点,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拥有生命和力量的个体。她身上的星尘甲就像一个灵敏的接收器,不断捕捉着来自星辰的微弱信号,而那些唤星佩则像是一座座桥梁,将这些信号放大、引导,汇聚到她的体内。她的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感官也变得异常敏锐,她能“听”到星辰运行的轨迹,能“感”到它们散发出的不同属性的力量——有的温和,有的炽烈,有的沉静,有的灵动。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她天生就应该与这些星辰沟通。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林慕雪终于登上了观星岭的山顶。
望星台到了。
眼前的景象比她想象的更加残破,却也更加震撼。那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圆形石基,直径约有十余丈,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而成。许多石板已经碎裂、移位,上面长满了杂草和青苔,石基边缘也坍塌了不少。但即使如此,依然能看出它当年的宏伟与庄严。石基中央,似乎曾有一个更高的祭台,但如今只剩下一个低矮的、残缺不全的石台。
整个望星台仿佛一个巨大的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