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质疑,到非洲淬炼,再到今夜加冕,一路走来,艰辛与荣耀并存。
“我们征服的,远不止这里。”叶尘的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晚晚,你记得在非洲,我说过什么吗?”
苏晚回忆了一下,弯起嘴角:“你说,这只是我们‘新生’的第一步。”
“没错。”叶尘收紧手臂,将她更密实地拥在怀里:“金梧桐是国内电视剧的最高荣誉之一,但我们的舞台,是全世界。”
“《镜中之影》让你进入了国际视野,而李文的《风沙中的雏菊》才是我们冲击更高殿堂的基石。”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已经收到消息,《风沙中的雏菊》后期制作接近完成,送审顺利的话,将会报名参加明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转过身,面对着他:“柏林?主竞赛?”
兜兜转转间,她这次居然带着一部新的作品重新杀了回去。
“李导的风格和国际关注度,加上这个题材,希望很大。”叶尘眼神幽暗,闪着精光:“所以,晚晚,我们没时间沉醉在今夜的掌声里,接下来的半年,你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德语,还要熟悉欧洲市场的规则和媒体生态。”
这次的柏林之行跟上次可能会变化的天翻地覆。
苏晚用力点头说道:“我明白。”
有叶尘在前面指引,她只需要毫不犹豫的跟随,并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
金梧桐奖的余温尚未散去,叶尘已经为苏晚规划好了下一段征程。
他推掉了许多商业活动和高额代言,只保留了最能提升格调的国际品牌合作,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为苏晚冲击国际奖项做准备中。
期间,他聘请了顶级的语言老师和欧洲礼仪顾问,甚至联系了在欧洲有深厚人脉的公关团队,提前布局。
这也是他这两年把规划重心更放在国际上的原因。
因为他相信苏晚迟早会走上国际。
与此同时,有了谈判资本的他也开始接触一些具有国际视野的剧本和制作团队,不再局限于华语圈。
这期间,星途娱乐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副总因为力排众议支持叶尘,并在后续的舆论危机中展现出的决断力,进一步巩固了地位。
而叶尘,虽然只带着苏晚一人,但他展现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战略眼光,让他在公司内的话语权不降反升,再也没人敢轻易指责他的想法。
半年后,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风沙中的雏菊》赫然在列,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熊奖。
消息传回国内,再次引发轰动。
如果说金梧桐奖肯定了苏晚在国内的实力,那么柏林电影节的入围,则标志着她和叶尘的战略,真正在国际舞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飞往柏林的航班上,苏晚看着窗外翻滚的云海,心情与上次来柏林时已然不同。少了几分忐忑,多了几分沉稳和期待。
叶尘坐在她旁边,正在审阅电影节日程和需要注意的媒体名单,神情专注。
“叶尘,”苏晚轻声叫他:“我心跳有些快。”
叶尘握住她的手,唇角微扬,安慰道:“你能走到那里。”
那里是哪里,两人都知道。
柏林之行,忙碌且充满挑战。
红毯上,苏晚身着一袭融合了东方元素的定制礼服,与导演李文,叶尘一同亮相,比起上次更加从容应对各国媒体的镜头和提问,流利的英语和得体的举止,再次赢得了不少好感。
《风沙中的雏菊》在电影节首映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