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话或许还会顾忌一下朱允炆皇孙的身份,明面上看的话目前两位皇孙都还是有概率继承皇位的,而要说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人相比较的话,朱允炆成为皇储登基的可能性或许还更大一些,这是普遍看法,大家都这么认为,都觉得朱允炆更有希望,都觉得他更有可能继承大统,应该恭敬些,免得日后麻烦,不好相处,留个余地,留条后路。
可事实上蒋瓛却早已经知道老朱的打算,这信息差是关键,让他有了不同的判断,让他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让他掌握了别人不了解的内情,所以才能如此从容,也所以才能如此淡定,不担心后果,觉得没必要太过客气,反正将来局势已定,不需要担心,不需要顾虑。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不是老朱的上上之选,老朱早就已经打算将未来的大明讲给朱煐了,这计划只有少数人知道,不能外传,必须严守秘密,必须牢牢保守这个机密,不能泄露出去,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必须小心谨慎,避免节外生枝,坏了大事,影响计划,耽误正事。
而正是这信息差导致了蒋瓛下意识的就没有把朱允炆给放在眼里,这态度自然就冷淡了,他觉得没有必要对朱允炆太过恭敬,不需要太过在意他的感受,不需要太过顾虑他的想法,表现得自然,也理所当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正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不必虚与委蛇,直接一些,干脆一些。
他日后是要辅佐朱煐的,而朱允炆到时候就会是藩王,咱身份天子近臣,那能给藩王好脸色?不得防着这厮?
这想法很实际,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所以才会如此表现,也所以才会如此态度,觉得理所当然,不必太过在意对方的感受,按照规矩来就好,正常应对,自然处理。
…….
朱允炆和蒋瓛在宫门口碰了个面,两人不欢而散,各自心里都有不快,气氛尴尬,彼此都没有再多说什么,就这样分开了,就这样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相遇,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去,也没有任何道别,显得冷淡,仿佛陌生人一般,互不理睬,各自走开,各忙各的。
蒋瓛一路行到御书房门口,心情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既希望尽快见到陛下,又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陛下会有什么反应,也有些忐忑不安,只能深呼吸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下来,镇定下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敲响了房门,准备面见陛下,准备向陛下禀报这个重要的消息,准备向陛下汇报这个重大的发现,心情既紧张又期待,也有些忐忑,不知道陛下会有什么反应,只能尽力保持镇定,表现出从容的样子,不能慌,不能乱。
敲响房门之后老朱的声音响起,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威严,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让人不由得紧张起来,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不敢有丝毫怠慢,也不敢有任何疏忽,必须全神贯注,认真对待,不能有任何差池,必须小心,必须谨慎。
“进来。”
听到了老朱的话之后蒋瓛这才推门而入,动作轻缓而恭敬,生怕打扰了陛下,显得谨慎,显得小心,显得庄重,不敢有丝毫马虎,也不敢有任何随意,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尊重,避免引起不快,这是基本的礼仪,必须遵守,必须做到。
刚进门蒋瓛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这是檀香点燃之后散发的气味,在空气中缓缓弥漫,让人心神宁静,感觉舒适,感觉放松,感觉心情平和,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让人感到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中,很适合思考,很舒服,很惬意。
檀香的味道有宁心静气的功效,对于老朱批阅奏章颇有裨益,能让人的心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