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这账并不是他们生意上的账目,而是他们通过各自在商界的关系网搜集来的消息,关于今天有哪些人去了燕王府、结果如何之类的信息,都是关于燕王府学宫的最新动态,都是第一手的消息,十分珍贵,对他们判断形势很有帮助。
这些消息来自各个渠道,有的来自宫里的眼线,有的来自商界的朋友,有的则是派去盯梢的人回报的。
无论是胡老三,还是之前花大价钱买下稷下学宫首批十个入学名额的那些商贾,无疑都是财力雄厚的大商贾,家底都十分殷实,不是普通人家能比的,在应天府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说出去大家都认识。他们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涉及盐铁、布匹、粮食等多个行当。
毕竟,稷下学宫的名额,最便宜的一个也要三十万两银子——那就是胡老三出的价,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想都不敢想。这笔钱足够在应天府买下一整条街的铺面,或者置办上千亩良田。
寻常的商贾,谁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就是中等商贾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银,除非是那些真正的大富之家,家底特别厚实的。
能拿出这个数目的,都是商界顶尖的人物。
哪怕是在整个应天府范围内,这些商贾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豪了,在商界都是有名有号的人物,说出去大家都知道的,没人敢小瞧,都要给几分面子。
他们的名字在商界如雷贯耳,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
自然,他们在商界经营多年,都有不少自己的人脉和消息渠道。
各家都有各家的门路,有的和官府关系密切,有的和江湖人士往来,有的甚至和宫里的太监有交情。
大家各自把收集到的消息拿出来核对.....
哪家今天去了燕王府,结果怎么样,有没有买到名额。
这么一汇总,就得出了八九不离十的结论,对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心里也就有数了,知道燕王府学宫今天大概是个什么情形,有了个初步的判断。
有人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今天去燕王府的商贾名单,还有人拿出从燕王府内部打听到的消息。
得出结论之后,商贾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惊讶,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似乎不太敢相信这个结果,觉得这太出乎意料了,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有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汇总的结果。
因为他们核对下来的结果是:今天一天之内,燕王府竟然进账了几十万两!
这个数字让他们感到震惊,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没想到燕王府学宫这么受欢迎,一下子就能吸引这么多人。
这个数目几乎赶上了他们中有些人一年的收入,实在令人咋舌。
虽然不能精确算出是不是五十万两,但大致数目还是有谱的,至少三十万两以上是肯定的,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了,不是个小数目,抵得上好些商贾大半年的收入了,让他们不由得咂舌。
有人低声计算着这个数目能买多少货物,能置办多少产业。
而燕王府学宫名额的市场行情价也就浮出水面了:五万两一个名额。
这个价格比他们预想的要低得多,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让他们大吃一惊,觉得这价钱实在太便宜了。
这个价格连稷下学宫的零头都不到,让人难以置信。
........
房间里,烛火轻轻跳动,光影在墙壁上摇曳,忽明忽暗的,映得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幻不定,时明时暗,让人看不真切。烛泪缓缓滑落,在烛台上堆积成一滩。
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