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最合理的解释,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衣袖上的褶皱。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想法和思路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完全看清形势,把问题想得太过复杂了,总以为后来者就一定会处于劣势,却忽略了其中潜藏的机遇,他们的思维被固有的观念束缚住了。
他自己之前所想的,只是觉得和稷下学宫相比较起来,燕王府学宫是属于后面才办起来的,是一个后来者,总觉得会处处不如人,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限制,难以取得同样的成就,这种想法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上。
后来办起来的那一个,自然是没有最先开创的那一个那么会赚钱的嘛,这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的人,当然是能够享受到最大最多好处的那一个。
后面的人跟着前人的脚步,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地过河,虽然所要面对的风险比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小了不少,但是同样地,能够得到的收益也跟着降低了不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黄子澄原本是这样认为的,这种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像一棵老树的根须深深扎入土中。
从根本上面来说,黄子澄心里面这样去想,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的,这种想法在一般情况下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常理,大多数情况下事实也确实如此,他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有些遗憾。
可是他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宣传所带来的巨大效果!这个效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就像是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一圈圈地扩散开去。
.......
当稷下学宫重新开办的计划刚刚被宣传出去的时候,那些商贾们一个个都是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他们心里面虽然有些蠢蠢欲动,很想去尝试一下,可是他们却又不敢真的去尝试,害怕会有什么风险,担心自己的钱会打水漂,所以都在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做出决定,他们的手指在算盘上拨来拨去,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和这种开办学宫的模式相比较起来,稷下学宫确实是那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的,是第一个尝试这种新模式的人,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像在薄冰上行走那样谨慎。
但是同样地,从那些商贾们的角度来看的话,他们也是在挑选一个第一个敢站出来去吃螃蟹的人,他们需要仔细地考虑这里面所存在的风险,他们会犹豫不决,会不敢轻易地做出决定。
这是很正常的心态,谁都不想当那个吃亏的人,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的钱袋紧紧系在腰间。
而燕王府学宫却不需要像稷下学宫那个样子,有了前些日子稷下学宫重新开办所带来的成功例子在前面作为榜样。
燕王府学宫即将开办的消息一传出来,之前那些因为名额已经满了或者因为价格实在是太高了而没能进入稷下学宫的商贾们,一听到燕王府学宫就要开办的消息,立刻就主动找上门来了,生怕再次错过机会,表现得十分积极,争先恐后地前来咨询和报名。
他们的马车把燕王府前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了燕王府学宫即将开办的消息一传出来,短短一天的时间里面,朱棣这边就已经卖出去整整十个名额,赚到了整整五十万两银子的情况出现!
这个速度之快,令所有人都感到惊讶,连朱棣都有些不敢相信,仿佛做梦一般。
不过........和朱煐所开办的稷下学宫比较起来,燕王府学宫这五万两银子一个的名额,毫无疑问就显得便宜了许多。
没有那么高的价值,看起来似乎低了一个档次,在价格上处于劣势,就像普通玉石与美玉放在一起比较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