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重他。
先前黄子澄就说过,要和朱棣建设燕王府学宫,请老朱当学宫祭酒,老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毕竟这对朝廷有好处没有坏处,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好事,为什么不答应呢,自然应该同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条件成熟自然成功,水到渠成。
毕竟朱煐重开稷下学宫的计划提出之后,商人们都争着前来,放出十个稷下学宫入学名额就从商人手里聚集了整整四百六十三万两的银子,这个数字任谁听了都会心动,连朝中大臣都感到震惊,纷纷上表称赞,感叹连连,对这个结果感到吃惊,难以相信,私下里议论纷纷。
燕王府学宫万一要是也受到了商人欢迎,这赚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对于朝廷而言都是一大笔钱啊!
这钱足以解决许多紧急问题,填满国库,缓解钱财压力!可以帮助朝廷度过困难,办成许多重要事情,比如修建水利、赈济灾民。
作为皇帝,老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毕竟国库确实需要这些银两,边境将士的粮饷、各地灾荒的救济,哪一样不要银子?处处都需要用钱,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开支,不能拖延。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不允许推迟,否则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毕竟就算开设失败了,对老朱也没有损失,而一旦开设成功,那就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肯定不会亏本,怎么算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这种肯定不会亏本的生意,任谁都不会拒绝,老朱自然也一样,他向来仔细计算,最是明白其中利害,知道该怎么选择,衡量好处和坏处,从来不做赔本买卖。
.....
炙热的太阳烘烤宫道,将金砖地面晒得发烫,走在上面都能感受到透过鞋底传来的热气,连空气都仿佛在微微晃动,热浪扑面,让人感到闷热难忍,全身出汗,衣服黏在身上。
朱允炆走在路上,一阵风吹过,带着青草味道和太阳的温度形成热浪,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抬手遮挡,以躲避热气,稍稍缓解这难忍的酷热,却依旧感到闷热,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打湿。
被这热浪包围,可朱允炆此刻的心里头却是特别的舒畅,仿佛喝下了清甜的泉水般痛快,连带着这酷热的天气都变得可爱起来,脚步也越发轻快,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走得十分稳当,心情愉快,甚至觉得阳光都明媚了几分。
传到耳边的是断断续续的蝉鸣,这平日里令人厌烦的声音此刻听来却格外好听,像是在为他庆祝一般,就连心情都开朗起来,脸上露出喜色,整个人都轻松愉快,笑容满面,时不时抬头看看蓝天。
沿着宫道,踩着宫道上的金砖,朱允炆一路回到了东宫,步伐轻快,恨不得一步当成两步走,急着想要与人分享这个好消息,好好聊一聊,诉说心中的喜悦,走得很快,衣袂随风飘动。
.....
东宫。
吕氏和黄子澄殷切期盼,两人在厅内来回走动,神色焦急,时不时望向门外,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里十分慌乱,像坐在针尖上一样,手里的帕子被捏得皱巴巴的。
虽然已经考虑过很多次这计划没有太大问题,老朱没有理由拒绝成为燕王府学宫的祭酒,黄子澄也都已经反复分析推敲过了很多次,自认为没有问题,可事到临头还是免不了担心,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导致失败,让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一切从头开始,前功尽弃。
可毕竟皇帝的心思难以猜测,天子的想法难以预料。谁也不知道陛下心里到底怎么想,会不会临时改变主意,说话不算话,让人无法捉摸,难以预测,圣意难测啊。
老朱的心思谁也猜不准,万一有什么变化,那之前的计划就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