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宿命!
站在朱允熥的角度,吕氏自然是一个恶人,一个大恶人。
她占据了本属于他母亲的位置,她的儿子威胁着他嫡子的地位。
这是不死不休的局,没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如此,她只能选择做那个最狠的恶人。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这个道理,她比谁都明白。
可站在朱允炆的角度,吕氏却是一个无私的母亲。
她将所有的心血与期望都倾注在他身上,为他谋划,为他铺路。
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哪怕为此背负骂名,她也无怨无悔。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执念。为了儿子,她愿意与全世界为敌。
吕氏对朱允炆要求严格,但同时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朱允炆的教育是她亲自抓的。
从蒙学识字到经史子集,从礼仪规范到为君之道,无一不是她精心安排。不容有失。她要将儿子培养成最合格的继承人。
这是她此生最重要的使命。
为此,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这份决心,从未动摇过。
朱允炆也早就习惯了读书的时候有吕氏陪读。
有母亲在身边,他总觉得心安,读书也更能沉得下心。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依赖。也是一种无形的掌控。
吕氏通过这种方式,牢牢地将儿子掌控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
这份掌控,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也是她最大的倚仗。
不过今天的早读注定和以往不同了。
平静被突如其来的拜访打破。
宫人匆匆的脚步声带来了变数,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这深宫之中,从来就不缺少意外。
而这次意外,或许会改变很多事情的走向。
是福是祸,现在还不好说。
很快就有下人入宫来报朱棣来访。
朱允炆放下了手里的书,疑惑地看向吕氏。
眼神中带着询问,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燕王叔为何突然来访?是福是祸?
这位手握重兵的王爷,向来与东宫往来不多。
他的突然到访,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这深宫之中,从来就不缺少算计。
吕氏的脸上也满是困惑。
她微微蹙眉,朱棣与东宫素无深交,此时前来,意欲何为?是敌是友?他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在这敏感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值得警惕。
尤其是这位手握重兵的藩王,更是需要小心应对。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两人疑惑地互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猜测不安的氛围。
无声地交流着彼此的疑虑。
这一刻,东宫平静的表面下,暗流开始涌动。
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连伺候的宫人都感受到了这不寻常的气氛,一个个屏息凝神,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整个东宫,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
.........
“娘?”
如今的朱允炆还远远不是几年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拿主意的建文帝,此刻的朱允炆还是个少年,不过是十来岁的少年。
骤遇此等意料之外的情况,难免有些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