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羡慕。
他们羡慕朱煐那份仿佛与生俱来的、敢于挑战一切权威的勇气,更是羡慕他那种似乎早已将个人生死、前程、荣辱全都置之度外的极致洒脱。
正是因为他们在官场沉浮中浸淫太久,身上背负了太多的枷锁——家族的期望、个人的前程、利益的纠葛、对皇权的恐惧——他们做不到像朱煐那样无所畏惧,所以才更加羡慕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朱棣被朱煐这一顿毫不留情的斥责和羞辱之后,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是在极力压抑着怒火。
看到朱棣脸上这副表情,朱煐心中却是暗爽不已,几乎要欢呼雀跃。
让你丫的想跟我和解!还想化干戈为玉帛?
你这要是跟我握手言和了,我这精心准备的“底牌”岂不是要失效了?
在我全盘的计划中,你燕王朱棣可是我未来完成那个坑爹任务最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绝对不能出现差错的“保险”!
朱煐心心念念的,便是那个所谓的“长生任务”——为家国天下而被君主所杀。这任务听起来崇高,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他早已盘算过,大明开国后的前三任皇帝,分别是朱元璋(洪武)、朱允炆(建文)、以及眼前的燕王朱棣(未来的永乐)。
穿越过来这一个多月,他本以为在史书记载中脾气暴躁、动辄杀人的朱元璋手下,找个机会“求死”应该很容易,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他明明每次都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各种踩雷、顶撞、甚至堪称“作死”的行为层出不穷,可偏偏就是死不掉!眼前这个老朱的脾气,和明史里记载的那个容易暴怒、杀伐果决的开国皇帝压根全然不同!
老朱的脾气好得吓人,容忍度之高,常常让朱煐感到匪夷所思!
而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朱煐都不得不在心里再一次默默地、狠狠地诅咒一遍那些编纂《明史》的大清朝的狗屎玩意儿!
这明史里记载的老朱,和自己眼前活生生的老朱,脾气性格的差距简直大到离谱!
这完全就不是同一个人嘛!
你们这些修史的混蛋,就不能尊重一下客观事实,少搞点抹黑前朝的艺术加工吗?
这不是坑爹吗!朱煐每每想到自己明明对明史还算比较了解,可关键时刻里面的内容却频频出错,就感觉一阵蛋疼菊紧,郁闷得想要骂娘。
这就好像一个学生,平日里辛辛苦苦做的习题,而这个习题的题型也确实出现在了大考里,结果临到考试你才发现,平时做的那些习题,连参考答案都是错的!
这让人怎么玩?朱煐简直想冲到几百年前,揪着那些清朝史官的领子问问,你们到底有没有一点职业操守!
........
朱棣面色阴沉如水,不过他的目光并没有死死盯在让他受辱的朱煐身上,反而是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落在了一旁正得意洋洋的秦王朱樉身上。
该死的老二!
肯定是他!
指定是这混蛋天天在朱御史耳边造谣生事,编排老子的不是,说什么本王有野心、要造反之类的屁话,才让朱御史先入为主,形成了刻板印象,从而对本王产生了如此深刻的敌意!
对于朱煐本人,朱棣心里反倒没有升起多少恨意。这就不得不说到“人设”的关键性了。
朱煐的人设,从他一出现在朝堂上,就是无比的刚正不阿,甚至是“混不吝”,看谁不爽就喷谁,上到亲王,下到普通官员,几乎是无差别攻击。
正因如此,无论是朱棣还是其他的官员,在经历了朱煐一次次不分对象的怒喷之后,实际上大家潜意识里都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