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穿越神仙界与佛界的维度屏障时,没有遭遇能量湍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温和却凝滞的金色光雾。飞船的能量护盾自动收起,这种光雾不带任何攻击性,反而透着一股安宁祥和的气息,只是浓度远低于预期,像是被抽走了核心力量。
“维度坐标确认,已抵达佛界·灵山境。”导航系统的机械音变得柔和了许多,“检测到周边能量场:以高频正面灵魂能量为核心,伴有生态共鸣波动,判定为‘功德力’。能量浓度为神仙界仙力的4倍,但活跃度仅为19%,呈持续衰减状态。”
叶云天站在舷窗边,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山体覆盖着层层叠叠的菩提树,树干粗壮挺拔,枝桠向四周舒展,却不见应有的枝繁叶茂——大半树叶呈黄褐色,边缘卷曲枯萎,只有树梢顶端还残留着零星的翠绿。山间云雾缭绕,本应璀璨夺目的金色功德金光,此刻如同蒙尘的绸缎,黯淡地笼罩在山林之上,失去了灵动的光泽。
“这就是灵山?”林月瞳轻声感叹,水系能力感知着周围的能量,“功德力很纯粹,能安抚灵魂,但太微弱了,而且……像是失去了源头的活水,缺乏循环与新生。”
共生号在灵山脚下的一片空地上降落,舱门打开,一股混合着檀香与枯木的气息涌入。与修仙界的萧瑟、神仙界的破败不同,佛界的氛围依旧安宁,却透着深入骨髓的沉寂。沿途看不到往来的僧人,只有几只瘦弱的灵鹿在枯萎的菩提树下低头觅食,眼神温顺却带着几分倦怠。
顺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约半个时辰后,一座宏伟的寺庙出现在前方——正是雷音寺。寺庙的院墙由汉白玉砌成,山门上方的“雷音寺”三个金字刻痕深邃,却失去了往日的金光;寺内的大雄宝殿飞檐翘角,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却难掩整体的寂寥。
雷音寺的香火异常稀疏,大雄宝殿前的香炉里,只有寥寥几炷香在燃烧,青烟袅袅,却难以驱散殿内的沉闷。殿内,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之上,身披金色袈裟,面容慈悲,双目微阖。只是那本该环绕周身、璀璨夺目的功德金光,此刻薄如蝉翼,甚至能看到袈裟上的细微尘埃。
莲台两侧,十八罗汉、诸位菩萨分坐两侧,他们的功德金光同样黯淡,不少比丘僧人身形清瘦,气息微弱,眼中少了禅定的澄澈,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
“域外施主,远道而来,有何见教?”如来佛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和却仿佛能洞穿人心,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灵魂的力量。
叶云天上前一步,双手合十(这是他在来之前特意了解的佛界礼仪):“我等来自域外星空,是跨维度探索者,此行专为‘功德力’与寿命之谜而来。观灵山菩提树枯萎,功德金光黯淡,想来佛界正遭遇困境,若有需要,我等愿尽绵薄之力。”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施主目光锐利。佛界生灵,皆以功德力滋养灵魂,延长寿命。比丘僧功德积累,寿达千岁;菩萨慈悲渡化,寿至五千;佛陀证得大道,守护万界生灵,方能寿达万年。”
他抬手示意众人看向殿外的灵山:“那满山菩提树,并非普通草木,而是功德力的载体。天地间的功德,一半来自渡化众生脱离苦海,一半来自守护生态万物生灵。可近百年来,佛界僧人潜心修行,渐少踏出灵山,向外渡化之事日渐稀少,对下界生态的守护也有所懈怠。”
“功德不是凭空来的,是守护生命的回报。”如来佛祖的声音带着深刻的哲理,“没有了渡化的善举,没有了对生态的守护,功德力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菩提树得不到新的功德滋养,逐渐枯萎;僧人们的功德力无法补充,只能持续消耗,寿命自然随之锐减。”
一位年长的比丘叹息着补充道:“如今普通比丘的寿命,已从千岁降至五百岁,不少年轻僧人刚入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