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2号”跃迁出时空通道时,舷窗外的景象带着一种破碎的苍凉——ο-15宇宙的河谷星,一颗文明沿河谷繁衍的星球,此刻的母亲河“青川河”早已失去了名字应有的清澈。浑浊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在宽阔的河道中奔腾咆哮,河床被抬高了近十米,河岸两侧的耕地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冲沟,原本肥沃的土壤被冲刷得只剩下贫瘠的沙砾,远处的河谷平原上,还能看到被洪水淹没的房屋残骸,在恒星的光照下泛着灰褐色的霉斑。
“总指挥,河谷星环境检测:青川河泥沙含量达每立方米32千克,超出联盟安全标准16倍;耕地沙化率45%,每年以10%的速度缩减;河道淤塞率78%,中下游洪水发生频率从每年1次增至每年4次;聚居点生命信号密集,但普遍存在体重偏低、贫血等症状,疑似长期营养不良。”领航员的声音带着沉重,“河谷生态修复区周边的‘望川聚居点’,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我们的降落目标。”
叶云天的目光落在全息屏幕上的历史影像:百年前的青川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岸两侧是一望无际的肥沃耕地,金色的麦浪在风中翻滚,牧民们在河谷旁放牧,孩子们在河边嬉戏,那时的河谷星人平均寿命高达72岁,是宇宙中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而现在,过度开垦留下的伤痕遍布河谷,曾经的粮仓变成了沙砾地,洪水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吞噬生命。“全员穿戴防泥沙防护服,准备降落至望川聚居点。”
“共生2号”缓缓降落在聚居点外围的高地,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泥土腥味和霉味的气流扑面而来。叶云天一行人踩着松软的沙砾地,朝着聚居点走去。越靠近青川河,景象越令人揪心:河岸的堤坝是用简陋的石块堆砌而成,多处已经坍塌,露出被洪水浸泡发黑的地基;耕地里的庄稼稀稀疏疏,幼苗枯黄矮小,根部裸露在沙砾外,随时可能被暴雨冲走;聚居点的房屋大多建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屋顶覆盖着厚重的茅草,墙壁上刻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不少房屋的墙角还堆着沙袋,透着对洪水的恐惧。
一位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他是望川聚居点的族长河伯,裤腿沾满了泥浆,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眼角的皱纹里嵌着泥沙。“叶总指挥,欢迎你们。”河伯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苦涩,“青川河已经不是我们的母亲河了,是催命河。”
河伯领着众人走到河谷边缘,指着脚下的耕地:“以前这里是最肥沃的土地,种什么收什么,养活了河谷星90%的人。可大家为了多产粮,把山坡上的树全砍了,开荒种地,植被没了,雨水一冲,土壤就跟着河水走,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骤降了60%。”
他又指向河道中央堆积的沙丘:“泥沙堵了河道,河水越涨越高,每年雨季都要发洪水,去年的洪水冲毁了三个村庄,淹死了一百多人。我们既要挨饿,又要躲洪水,很多人熬不住,平均寿命从72岁降到了60岁,老人和孩子最可怜,要么饿死,要么被洪水冲走。”
叶云天走进聚居点的一间茅草屋,里面的陈设简陋至极,只有一张破旧的木床和几个装粮食的陶罐,罐子里的粮食所剩无几,全是颗粒细小、混杂着沙砾的谷物。一位老妇人正用石磨磨着谷物,磨出来的面粉里掺着不少泥沙,她的孙子坐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嘴唇干裂,脸色蜡黄,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
“这是我们这个月的口粮。”老妇人叹了口气,声音微弱,“泥沙太多,磨出来的面咽着喇嗓子,但不吃就会饿死。我儿子就是去年为了抢收粮食,被洪水卷走了,才45岁。”
医疗研究员立刻为孩子做了检查,数据显示:“体重仅为同龄儿童的65%,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腿部有陈旧性骨折痕迹,是洪水冲击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