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星屑石的提取物和钟摆的铜锈反应制成的,能增强物理共振的稳定性——论文的核心论点就是‘化学递质是物理能量的“润滑剂”’,这些样本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苏晓凑过来看了看样本,水晶吊坠突然亮起粉色的光:“好强的能量共鸣!这里面不仅有物理共振的波动,还有化学能量的温暖感,就像……就像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
叶晚晴笑着点头:“没错!我们发现,星屑石的物理共振如果没有化学递质的引导,很容易出现紊乱;但加入我们调配的递质后,稳定器的频率误差能降到0.001赫兹以下——这就像光有物理层面的‘骨架’不够,还需要化学层面的‘血肉’来填充,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叶云天接过样本管,对着灯光看了看,转头对实验室里的老团队成员说:“吴老,苏晴,你们看——这就是年轻人的创新!我们当年只盯着物理层面的时空扭曲,却忽略了化学能量的协同作用,现在有了这些数据,‘云月3号’的多时空锚点技术就能突破瓶颈了。”
头发花白的吴学霸推了推老花镜,接过样本管,激动得手都在抖:“好啊!好啊!物理与化学结合,这思路我们当年想都没想过!有了这个,我们就能解决多时空穿越中的能量耗散问题了!”
苏晴则看着叶晚晴手里的银戒指,笑着说:“当年我研究情绪共鸣时,就觉得这枚戒指的能量不简单,现在才知道,里面不仅有物理共振,还有星屑石的化学能量——这简直是‘天然的协同样本’!”
接下来的一周,实验室里热闹非凡。叶阳光和叶晚晴忙着整理毕业论文的最终数据,把11年的研究成果浓缩成几万字的论文,标题就叫《星屑石的物理共振与化学递质协同作用在时空稳定中的应用》;叶云天则带着老团队成员,用带回的样本优化“云月3号”的设计方案,将“物理-化学合体技术”融入三核心串联系统;林月瞳和苏晓则负责梳理祖辈物件的能量特性,把银戒指、钟摆、罗盘的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整理成数据库,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论文答辩那天,叶阳光和叶晚晴站在讲台前,展示着改良版“云月号”的测试视频和样本分析数据。当讲到“化学递质如何降低物理共振的能量损耗”时,台下的评委们频频点头,其中一位老教授更是激动地说:“这不仅解决了时空稳定的技术难题,还为物理与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打开了新方向!”
答辩结束后,一家人走在青龙大学城的林荫道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叶晚晴挽着父亲的胳膊,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爸,当年我们第一次在老房子的书房讨论这个课题时,你还说‘这想法太冒险’,现在是不是该承认我们比你当年厉害啦?”
叶云天刮了刮她的鼻子,笑着反驳:“明明是我当年打下的基础好!再说了,是谁十岁时把星屑石的样本弄混,哭着找我帮忙的?”
叶阳光笑着补充:“还有人十五岁时改装收音机,差点把家里的保险丝烧了呢!”
“你们俩欺负我!”叶晚晴假装生气地跑开,林月瞳笑着追上去,一家人的笑声在林荫道上回荡。
回到实验室时,吴小研正举着“云月3号”的最新设计图跑过来:“阳光哥、晚晴姐,你们的论文启发了我们!我们在三核心里加了化学递质储存槽,能实时调节能量输出——这样‘云月3号’就能实现跨平行宇宙的稳定穿越了!”
叶阳光接过设计图,和叶晚晴凑在一起看,眼里满是兴奋。叶云天站在他们身后,看着两个年轻人专注的侧脸,又看了看身边微笑的林月瞳,突然觉得,所谓“没有缺口的未来”,从来不是靠“救赎”来弥补遗憾,而是靠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创新,靠那些平淡却温暖的日常,靠物理的严谨与化学的温柔交织在一起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