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矿洞的黑暗:矿灯与塌方预警
2135年的水球区矿产省,“黑石矿山”的地下1000米处,永远只有矿灯的微光。罗矿弯着腰,手里的冲击钻在岩壁上凿出火星,震得他虎口发麻。汗水顺着安全帽的带子往下淌,混着岩壁上的煤尘,在脸上画出一道道黑痕。他今年三十五岁,在矿山干了二十年,从十六岁跟着父亲下矿,到现在成了矿队里的“老把式”,每天在地下挖10小时矿,工资却只有2000星元——刚够支付母亲的医药费和儿子的学费,连件抗磨的工装都舍不得买。
“罗哥,歇会儿吧,这洞顶的石头看着不对劲。”新来的年轻矿工小周凑过来,声音里带着怯意。罗矿抬头看了眼头顶的岩壁,裂缝里渗着水,矿灯照过去,能看到细小的石屑往下掉。他心里一紧——这是塌方的前兆。上个月,隔壁矿道就塌了,埋了三个矿工,到现在还没挖出来。
“再凿半小时,把这层星铁矿挖完就撤。”罗矿握紧冲击钻,声音发哑。他知道危险,可矿主说了,“完不成产量就扣工资”,他不能扣工资——母亲的止痛药快没了,儿子的学费还欠着学校1000星元,他没资格停下。
半小时后,当他们终于把星铁矿装完车,准备撤离时,洞顶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塌方了!碎石像暴雨一样砸下来,小周吓得瘫在地上,罗矿一把拽起他,往安全通道跑。矿灯的光柱在黑暗中晃得厉害,身后的矿道瞬间被碎石填满,他们差一点就被埋在里面。
“这矿不能再干了!”跑出矿洞时,小周坐在地上哭,“再干下去,咱们早晚得死在里面!”
罗矿没说话,只是看着远处矿主的办公室——那栋白色的小楼里,矿主正对着通讯器笑,手里端着红酒。他知道,矿主早就赚够了钱,不在乎矿工的死活;更让他绝望的是,昨天矿主开会说,“黑石矿山下个月关闭”——因为“未来资源开采技术”来了,从2140年偷运过来的“智能采矿机器人”,能在地下2000米处高效采矿,一天的产量抵得上他们一个月,还不用付工资、不用担塌方风险。
“关闭矿山后,你们就自谋生路吧。”矿主丢下这句话,就开车走了。罗矿攥紧了手里的矿灯,灯柱落在地上,照出他磨破的工装裤——二十年的矿工生涯,最后只换来一句“自谋生路”,他不知道自己除了挖矿,还能做什么。
那天傍晚,罗矿去镇上的维修铺修矿灯,路过“矿产区环保监测站”时,看到一台银灰色的环保飞车停在那里。车身上印着“时间管理局·矿产溯源”的字样,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蹲在引擎旁,手里的扳手转得飞快,指甲缝里嵌着机油,胸前的工牌上写着“罗默”。
“你这飞车是时空引擎的问题吧?我在矿洞里见过类似的机械,”罗矿走过去,他常年跟机械打交道,对这些东西有点敏感。罗默抬起头,擦了擦额角的汗:“嗯,晶核接触不良。你是矿工?看你手上的茧子,是个老手了。”
罗矿叹了口气,把自己的难处说了——矿山要关,要失业,母亲要吃药,儿子要上学,自己除了挖矿什么都不会。罗默听着,手里的活没停,等他说完,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全息投影仪,按下开关:屏幕上跳出一张“2150年全球稀有金属矿脉分布图”——红色的光点密密麻麻,标注着“星核金属矿”“超导金属矿”“AI核心金属矿”的位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2150年稀有金属储备库:水球区矿产省东部,储量占全球70%”。
“传统矿山被淘汰,是因为找不到好矿脉,也没有好技术,”罗默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指点着地图上的红点,“这些稀有金属,是AI、能源、科技的核心材料——罗修的智能机械要用到,罗阳的新能源设备要用到,罗科的AI芯片更离不开。你要是能拿到2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