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宇宙,是一片悬浮在星空中的“立体山林”——它没有传统宇宙的行星集群,也没有弥散的星云尘埃,只有数亿块彼此连接又相对独立的“浮空山”,像被宇宙风托起的绿色岛屿,在黑天鹅绒般的星空中铺展开纵横百万光年的生态网络。
每块浮空山的基底,都是由“星核岩”构成——这种岩石泛着冷冽的银蓝色金属光泽,内部镶嵌着微米级的“能量晶簇”,能主动吸收宇宙背景辐射,转化为维持山体悬浮的反重力能量。星核岩的岩缝不是杂乱的裂口,而是呈螺旋状的“能量通道”,通道内壁覆盖着半透明的生物薄膜,薄膜会分泌出淡绿色的润滑液,确保能量在岩体内顺畅流动。岩缝深处,生长着“光叶树”——树高可达百米,树干是碳纤维与生物晶体的混合结构,表面有规律地分布着菱形的透光孔;树叶呈狭长的披针形,叶脉不是普通的植物纤维,而是中空的“星光导管”,管内流淌着液态的“星核液”——这种液体是浓缩的宇宙能量,在常温下呈银白色,遇到宇宙风时会顺着叶脉滴落,下落过程中受反重力场影响,会拉长成丝,最终在相邻浮空山之间织成半透明的银色光帘,光帘能折射星光,形成七彩的光晕,同时还能过滤宇宙中的有害辐射。
每块浮空山的底部,都缠绕着数十根“悬根藤”——藤蔓直径可达数米,表面覆盖着暗绿色的鳞片,鳞片下是密密麻麻的“生物电路”,这些电路能实时传输能量与意识信号,让悬根藤既像连接山体的桥梁,又像整个山林宇宙的“神经网络”。藤条每隔百米,就会结出一颗“醒神果”——果实呈椭圆形,外壳是淡紫色的半透明晶体,内部包裹着淡黄色的果肉,果肉挥发的清香不是普通的气味分子,而是带着量子波动的“意识稳定波”,不仅能让人保持清醒,还能抵御宇宙辐射带来的精神紊乱,山灵族常将醒神果的晶体外壳磨成粉末,混入日常饮水,强化意识抗性。
山林宇宙的核心,是一块直径超过十万公里的“中枢浮空山”——它比其他浮空山大上千倍,山体表面覆盖着三层光叶树林,从山脚到山顶,光叶树的密度逐层增加,山顶的光叶树最高可达千米,形成一片“通天林”。通天林的正中央,镶嵌着一颗拳头大小的“山林之眼”——那是一颗通透的绿色“量子晶石”,晶石内部流动着翠绿色的“精神能量流”,这种能量不是传统的热能或电能,而是量子层面的意识载体,能通过悬根藤的生物电路,扩散到所有浮空山,维系着山林宇宙所有生物的意识清醒。更关键的是,山林之眼是整个宇宙“量子精神网络”的中枢,网络内的意识信号以超光速传递,实现了山灵族“意识实时共享”——无论是远方浮空山的危机,还是族内新生儿的诞生,所有山灵都能瞬间感知,整个族群像一个紧密相连的意识共同体。
山林宇宙的原住民“山灵族”,是这片立体山林的守护者。
他们的身体是星核岩与光叶树能量的完美融合:皮肤呈淡蓝色,表面有细微的星核岩纤维凸起,这些纤维能像太阳能板一样吸收星光,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皮肤下分布着“能量血管”,管内流淌着稀释后的星核液,能调节体温与新陈代谢,即使在零下两百摄氏度的宇宙环境中,也能保持体温稳定。他们的手臂内侧有一道隐藏的生物接口,当需要穿梭浮空山时,接口会弹出银白色的藤状组织——这是“悬根藤共生体”,能在三秒内与浮空山底部的悬根藤对接,实现能量共享与快速移动;对接成功后,手臂会暂时化为悬根藤的延伸部分,表面的生物电路亮起淡绿色的光,像指示灯般闪烁。
山灵族的额头,镶嵌着一颗绿豆大小的“醒神晶”——这不是普通的晶石碎片,而是微型的“量子意识处理器”,内部存储着每个山灵的意识数据,同时能通过量子纠缠,接入山林之眼的精神网络。当山灵族想要传递信息时,不需要语言交流,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