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机器人在麦田里忙碌,她的孙子正围着机器人玩。“这是黄沙镇的李婶,以前除草要弯着腰干一天,腰间盘突出犯了只能躺在床上哭。现在有了AI除草机器人,她再也不用遭那份罪,还能在家用AI医疗助手看病。”
画面又切换到北部山区的张爷爷:张爷爷正拿着手机,通过合作社App预约面粉加工,旁边的桌子上摆着刚卖果酱赚的钱。“这是北部山区的张爷爷,以前他的苹果只能在本地卖,烂在树上的比卖掉的还多。现在有了飞行农用车和保鲜加工站,他的苹果能卖到南部港口,还能加工成果酱,一年能多赚三万块。”
台下静悄悄的,连记者的相机快门声都轻了许多。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叶同志,我以前错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云芳镇的教书先生慢慢站起身。老人头发花白,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旧书——那是他以前用来宣传“科技触怒老天”的《天工开物注》。他走到演讲台前,对着叶云天深深鞠了一躬,又转向台下的观众,声音带着愧疚:“我以前总说科技会‘触怒老天’,会让土地荒芜,还组织人反对合作社。可这两年,我看着云芳镇的变化——麦子长得越来越好,农民们吃得饱、住得好,孩子们能学科技,我才知道,我错了。”
他举起手里的旧书,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崭新的《科技农业入门》:“这是我现在写的书,里面教农民们怎么用土壤监测仪,怎么预约AI机器人,怎么通过App卖粮食。我想告诉大家,科技不是‘逆天’,是‘顺天应人’——顺应老天的规律,帮我们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
说完,老人率先鼓起掌。台下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官员们站起身,记者们放下相机鼓掌,农民们更是激动地喊着“说得对”,连前反科技协会的老村长都红着眼眶,用力拍着巴掌。叶云天看着这一幕,眼眶也有些湿润——他知道,这掌声不是给演讲的,是给科技带来的改变,是给观念的革新,是给3号宇宙新生的希望。
演讲结束后,不少曾经的反科技协会成员都围了过来。老村长握着叶云天的手,不好意思地说:“叶同志,以前我带头反对你,现在我想加入合作社,帮你组织农民培训。我们石头镇还有很多老人不懂科技,我想用我的经历,让他们相信科技。”
“还有我们!”几个前反科技协会的成员也纷纷开口,“我们成立一个‘科技普及队’,去偏远地区宣传科技种植,把我们以前反对的,现在都给补回来!”
叶云天笑着点头:“欢迎大家加入!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能让更多人相信科技,用上科技。”
从那以后,前反科技协会的成员们真的成了科技普及的“急先锋”。教书先生编写的《科技农业入门》成了合作社的指定教材,里面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接地气的操作步骤——比如“怎么用土壤监测仪测肥力”“怎么在App上预约除草机器人”“怎么看仓储中心的粮食状态”,还配了很多插图,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
老村长则带着“科技普及队”走遍了青禾县的偏远乡镇。在山坳里的王家村,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村民:“我以前也怕科技,觉得老祖宗的方法才好。可现在我家的麦田用了AI播种机,亩产翻了三倍,住上了抗震房,这都是科技带来的。你们要是不信,就先试试滴灌系统,不好用再拆,我给你们担保!”
王家村的村民半信半疑地装了滴灌系统,一个月后,看着自家绿油油的麦苗,再对比隔壁村枯黄的麦田,终于服了。村长握着老村长的手说:“以前是我们眼界窄,以后就跟着你们学科技!”
而在博览会结束后的一个月,3号林月瞳在首都星垣城建的“月瞳科技学院”也正式开学了。学院坐落在星垣城的东部,红色的教学楼前,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