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粒子则从凹陷中心向外扩散,速度极慢,却能清晰地看到它们穿过空气,落在周围的土壤里,留下淡淡的蓝色痕迹。这种“双向流动”,是青川河事件中没有出现的现象——当时只检测到单向的能量吸附,而现在,另一空间的物质,已经开始通过裂隙渗透到本宇宙了。
“把粒子轨迹记录下来,分析蓝色粒子的能量特征。”叶云天站起身,看向凹陷中心,雨水似乎在这里变得更密集,空气中的金属腥味也比青川河更浓,“老王,生态站里有黑松森林的地质资料吗?特别是地下的旧能源设施。”
“有!有!”老王连忙点头,“2025年建生态站的时候,我们查过地质档案,黑松森林下面有一条废弃的能源管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当年为了给附近的工厂供电建的,后来工厂倒闭,管道就封了。”
旧能源管道——叶云天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突然想起2025年研发云舟1号时的场景:当时为了解决磁约束环的参数漂移问题,他们急需一种耐高温、抗腐蚀的金属材料,时间紧迫,最后是从废弃的能源管道里回收了一批钛合金,才赶在试航前完成了磁约束环的制作。而那些管道的来源,正是——
“林月瞳,调2025年云舟1号的研发日志,查磁约束环的材质来源!”叶云天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林月瞳立刻拿出平板,打开加密的研发档案,翻到“磁约束环制作记录”那一页:“找到了!‘磁约束环材质:回收自黑松森林地下旧能源管道,含钛合金成分,管道内残留微量能源残波,已做初步清理……’”
“清理得不彻底。”叶云天接过平板,手指重重地落在“残留微量能源残波”几个字上,“当年为了赶进度,只是做了表面清理,管道里的能源残波还留在金属里。后来磁约束环出现磨损,虫洞关闭时留下裂隙,而黑松森林地下的旧能源管道,还残留着大量能源残波——两种残波频率相同,产生了共振,把裂隙越撑越大,最后吸附了整片森林!”
林月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也就是说,磁约束环的材质,和黑松森林的能源残波,是‘同源’的?所以裂隙会被吸引到这里?”
“对,”叶云天点头,目光扫过周围的断树,“青川河有旧水电站,黑松森林有旧能源管道,都是能源残波集中的地方。裂隙就像被‘残波’吸引的磁铁,会不断向残波浓度高的区域移动,然后吸附周围的物质——青川河是1公里,这里是2.5公里,裂隙在扩大,吸附范围也在变大。”
雨渐渐小了,林月瞳将光谱仪的探头插入凹陷中心的土壤,屏幕上的蓝色粒子突然变得密集起来,一条微弱的蓝色轨迹从中心延伸到她的脚下,像是在“指引”着什么。她蹲下身,用手指沾了一点凹陷边缘的土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里除了本宇宙的沙粒,还夹杂着一些淡蓝色的微小颗粒,正是屏幕上的跨空间粒子。
“这些蓝色粒子很稳定,没有立刻消散,”林月瞳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说明另一空间的能量,已经开始在本宇宙留存了。如果裂隙继续扩大,可能会有更多来自另一空间的物质渗透过来——我们不知道那些物质是什么,会不会对地球有影响。”
叶云天走到凹陷边缘的一棵断树前,伸手抚摸着光滑的截面。树干的年轮清晰可见,最外层的年轮停留在2026年——这棵树在消失前,还在正常生长。他想起2025年,他和林月瞳在这片森林里种下改良小麦的场景,那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绿油油的麦苗上,充满了生机。可现在,生机变成了死寂,希望之地变成了空间裂隙的“猎物”。
“把这里的能量数据和青川河的对比,找出共振频率的规律,”叶云天转过身,对队员们说,“另外,查一下全国范围内的旧能源设施分布图,标注出残波浓度高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