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空标记剂!
难怪未来的他们总被吕明远预判轨迹!原来吕明远在a-核心上不仅涂了毒,还加了追踪器。晶体吸附的标记剂分子,会在穿越时与虫洞的时空坐标绑定,相当于给他们身上装了一个“全球定位系统”,吕明远只需要在接收器上输入坐标,就能精准锁定他们的位置。
“好狠的手段。”叶可东的声音里带着寒意。
他终于明白,吕明远的计划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周密。他不仅要杀死父亲,还要让所有使用云天3号的人,都成为他的“提线木偶”——中毒、被追踪、最终在时间乱流里迷失,或者像父亲一样,死在自己最骄傲的发明手里。
分析仪的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跳出一行提示:“检测到外部能量波动,疑似虫洞不稳定前兆。”
叶可东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虫洞的能量场正在减弱,再不走,他可能会被滞留在过去。
他小心地将a-核心从密封箱里取出来,放进特制的“防化收纳袋”——这种袋子的内壁涂有惰性金属涂层,能隔绝晶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防止毒素和标记剂泄漏。然后,他将收纳袋塞进背包,拉上拉链的瞬间,手指触到了袋口的金属扣——那触感,和第一部记录里“黑衣父亲”带走的物品完全一致。
原来,未来的父亲拿走的,就是这枚被下毒的晶体。
储物间的应急灯开始闪烁,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叶可东知道,这是虫洞即将关闭的信号。他启动单兵传送器,再次确认了回归坐标。
“返回程序启动,倒计时10秒。”
叶可东最后看了一眼那排货架,仿佛能看到未来的父亲正躲在阴影里,眼神和他此刻一样,充满了愤怒和决绝。
白光再次亮起,将他吞噬。
第三节:破解毒方
回到现实的实验室时,天已经黑了。
叶可东没有休息,直接将a-核心放进了“分子剥离舱”。这台设备能在不损伤晶体结构的前提下,用高频超声波震落表面的分子涂层,将其收集到特制的玻璃管里。
三个小时后,玻璃管里装满了淡黄色的液体——那就是从晶体上剥离下来的“毒膜”混合物。
叶可东将液体倒入色谱仪,开始进行成分分离。屏幕上,不同的分子按照分子量大小依次排列,像一串被解开的密码。c??h??No?(神经毒素)、时空标记剂、还有几种用来增强涂层稳定性的添加剂,一一显露出真面目。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神经毒素的分子结构。通过逆向推导,他很快破解了毒素的合成路径:以蓖麻毒素为母体,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替换了其中3个氨基酸残基,再用甲醛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了这种既能破坏神经突触,又能在晶体表面稳定附着的新型毒素。
“步骤很复杂,但原料不难找。”叶可东在笔记本上写下合成公式,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吕明远的实验室完全有能力制备。”
更重要的是时空标记剂的成分。叶可东发现,这种标记剂的核心是“锝-99m”——一种半衰期只有6小时的放射性同位素。这意味着,吕明远必须在使用前才将标记剂涂在晶体上,否则同位素衰变后,标记功能就会失效。
“35天那天,他果然是来涂毒的。”叶可东冷笑一声。
他立刻开始设计“抗毒涂层”。既然吕明远能利用晶体的吸附性下毒,他就能用同样的原理解毒。他选择了一种含氟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与a-核心的晶格有极强的亲和力,能像一层“防护膜”牢牢贴在晶体表面,阻止毒素和标记剂的吸附;同时,材料本身具有抗辐射性,能屏蔽时空标记剂的量子信号。
“初步模拟显示,防护效果能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