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像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宇宙;有的是悬浮在空中的光粒探测器,呈球形,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感应触角,正缓慢地旋转着,捕捉着空气中的光粒信号;还有一排排闪烁的屏幕,上面显示着模糊的星图,线条扭曲,细节缺失,连近处的星云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
走进观测站,一股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观测站内部的墙壁和地面同样是光晶材质,内部的光芒更柔和,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但叶云天很快发现,这里的设备虽然数量众多,却都透着一股明显的“老旧”气息——巨大的弧形镜片上布满了细微的划痕,显然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屏幕的显示精度极低,星图的边缘模糊不清,色彩也显得暗淡;光粒探测器的旋转速度时快时慢,似乎存在能量不稳定的问题。
洛卡走到最大的一块屏幕前,指尖轻轻触碰屏幕表面,一道淡紫色的光纹闪过,屏幕上立刻调出一张更加模糊的图像——那是一片漆黑的区域,只有几个微弱的光点,像是被浓雾笼罩的星辰,连轮廓都无法分辨。“这是我们观测了整整三年的‘暗物质区域’。”洛卡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他的复眼镜片微微颤动,折射出复杂的光芒,“我们眼星人天生就拥有极强的视觉能力,能直视恒星而不受伤,对光线的敏感度是你们人类的10倍。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宇宙中最遥远的星光,能捕捉到光线最细微的变化,可我们的观测设备太落后了。”
他顿了顿,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额头的光感晶点,语气中带着一丝执念:“我们的光感晶点能感知到暗物质的能量波动,知道那片区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可我们的设备连暗物质的‘影子’都抓不到。屏幕上的图像永远是模糊的,我们只能靠猜测去推断暗物质的形态和轨迹。”
洛卡转头看向观测站外发光的岩层,眼神中满是困惑:“更让我们困扰的是,我们母星的岩层为什么会发光?我们的科学家研究了数百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我们猜测,岩层发光可能与暗物质的能量有关——光感晶点能同时感知到岩层和暗物质的能量波动,两者的频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没有清晰的观测数据,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就像一个人能看到光,却不知道光从哪里来,这种感觉太煎熬了。”
叶云天的心猛地一动——洛卡的痛点,恰好与他们的需求完美契合。他立刻从背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解锁后调出“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三维设计图,递给洛卡:“洛卡站长,你看这个。这是我们m27星球在2025年研发的跨界技术设备,融合了天文观测和环保能源两大领域的核心技术。它的核心部件是‘暗物质折射镜片’,采用了超透光晶体材质,能捕捉到暗物质反射的最微弱光线,再通过内置的‘微光放大算法’,将图像清晰化处理,还原暗物质的真实形态。”
他的手指在设计图上轻轻滑动,模型立刻放大,展示出镜片的内部结构:“这种光学仪不仅能帮你们看清暗物质的形态和分布,或许还能捕捉到暗物质与岩层之间的能量传递轨迹,从而解开岩层发光的谜题。”
林月瞳在一旁补充道,她点开设计图中的演示视频,平板电脑的全息投影立刻在空中展开:屏幕上,原本模糊一片的暗物质区域,在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作用下,先是泛起一层淡淡的微光,接着,丝状的暗物质网络逐渐显现出来——那些丝线纤细却坚韧,直径不足一纳米,却交织成了覆盖范围极广的网状结构,网络上还附着着星星点点的光粒,像是宇宙的“神经网络”,在黑暗中缓慢蠕动。
“我们不需要你们重新搭建设备,”林月瞳指着演示视频中的暗物质网络,语气肯定,“你们现有的弧形镜片基础结构很稳定,我们只需要将高倍暗物质光学仪的核心部件——暗物质折射镜片和微光放大芯片,安装到你们的观测设备上,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