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攻城。”张墨见时机已到,下令总攻。
铁横亲自披甲上阵,挥舞战刀,怒吼着:“弟兄们,跟老子冲,拿下宣城,人人有赏。”
憋了一肚子火的北疆步兵,如同潮水般,沿着填出的通道,向着被炮火蹂躏的城墙缺口发起了决死冲锋。悍不畏死的士兵口衔利刃,开始蚁附攻城。
城头上的西齐守军也从最初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在拓跋山的指挥下,冒着不时落下的炮弹,用弓箭、滚木礌石、热油进行拼死抵抗。
双方在城墙缺口处展开了极其残酷的拉锯战。尸体堆积如山,鲜血顺着城墙流淌。
北疆军的快枪营也推进到有效射程内,排成队列,向城头暴露的守军进行齐射,提供火力支援,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守军的反击。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异常惨烈。
北疆军数次冲上缺口,甚至一度在城头站稳脚跟,但都被拓跋山亲自率领预备队发了疯似的反扑下来。
拓跋山身先士卒,负伤多处,仍死战不退,极大鼓舞了守军士气。
日落时分,北疆军因伤亡过大,且夜幕不利于攻城,被迫暂时后撤休整。宣城城墙虽然破损严重,但依然飘扬着西齐的旗帜。
连续两日的猛攻未能破城,北疆军营中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情绪。士兵们疲惫不堪,伤亡数字不断上升。
张墨召集众将议事。铁横等人主张继续强攻,不惜一切代价。但张墨认为,守将拓跋山韧性十足,守军士气尚未崩溃,再强攻下去,即使破城,伤亡也将难以承受。
“拓跋山将主力都集中在正面防御,城内必然空虚。”
张墨目光锐利:“我观宣城西北角有一段城墙较为低矮,且靠近山丘,守备相对松懈。或许可由此处想办法。”
他决定改变策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命令铁横次日继续对正面缺口发动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
同时,秘密抽调一支五千人的精锐死士,由周大彪率领,携带飞钩绳索等攀爬工具,于当晚深夜,悄悄潜行至宣城西北角山下,准备趁夜攀城,打开城门。
然而,拓跋山不愧是老将,心思缜密。
他虽然将主要兵力用于防御正面,但对其他城墙段也并未完全放松警惕,尤其是易于攀爬的地段。他安排了流动哨和暗哨,并准备了大量的火把和警锣。
周大彪的行动虽然隐秘,但在攀爬过程中,还是被一名暗哨发现,警锣声瞬间划破寂静的夜空。
“有敌袭,西北角。”守军立刻被惊动。无数火把亮起,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