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午时,春阳灿烂。
苏宅前院。
沈念靠在一张竹制躺椅上,怀里坐着近八个月大的小言澈。
此刻的小言澈,渐晓人言,正是可爱好玩的时候。
就在父子俩玩闹得正开心之时,阿吉快步...
太子的改革举措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顽固势力并未完全消散。他们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妄图破坏太子精心构建的新秩序。就在太子全力推动各项新政之时,一封匿名信悄然递入东宫。
这封信中言辞激烈,指控有几位地方大员正在密谋串联,试图通过操控粮仓储备来制造民怨,进而动摇朝廷根基。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大员似乎与某些朝中重臣有所勾结,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太子阅信后眉头紧锁,他深知此事若不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次日清晨,我被召至东宫议事厅。只见太子正与几位心腹幕僚商讨对策。他将那封匿名信交给我,语气凝重地说道:“先生,你一向谨慎细致,此番重任非你莫属。朕命你秘密前往江南一带,彻查此事。”我听后心中一凛,连忙领命。
江南素来是大明的经济命脉所在,粮仓储备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然而,近年来因天灾人祸频发,各地粮价波动剧烈,不少官员借机牟取私利,导致民间怨声载道。我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不仅需要查明真相,更要防止消息泄露,以免打草惊蛇。
临行前,太子特意叮嘱我要以普通书生身份出行,切勿暴露真实目的。他还为我准备了一份伪造的荐书,声称我是某位退隐老臣的后人,欲游历四方搜集文史资料。这样既能掩人耳目,又能方便我接近目标人物。
一路上,我化名李子谦,装扮成一位落魄书生,沿运河一路南下。沿途所见,百姓生活虽较往年有所改善,但仍有诸多困苦之处。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粮价居高不下,许多农户甚至不得不变卖家产度日。这些景象让我更加意识到此行的重要性。
抵达苏州后,我按照计划拜访了几位当地士绅。他们对我这个“书生”颇为热情,纷纷邀请我参加诗会雅集。在一次酒宴上,我偶然听到两位客人低声交谈,提及某位知府最近频繁调动粮仓储备,行为颇为可疑。我不动声色,却将此事牢牢记在心里。
随后几日,我开始深入调查这位知府的情况。通过多方打听,我得知此人名叫刘廷昭,曾任兵部主事,因政绩平庸被调往地方任职。然而,他在江南任职期间却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背后究竟有何猫腻,至今无人敢深究。
为了获取更多线索,我故意装作对古董字画感兴趣,与刘廷昭的一位亲戚搭上了关系。此人名为周怀仁,是当地有名的古玩商人,与官府往来甚密。在一次交易中,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刘廷昭近期确实大量挪用粮仓储备,并通过地下渠道将其转卖至邻省,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掌握这一关键证据后,我决定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