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午后,冬阳灿烂。
安定门大街上,人流如织,酒肆茶楼,几乎是家家爆满。
不时还能看到数个牵着骆驼的西域商人在人群中操着一口熟练的京师口音,吆喝着:毡毯!上好的毡毯,便宜卖呦!
...
####万历皇帝的隐秘动向
就在太子朱常洛全力推进改革之时,深居乾清宫的万历皇帝却并非如表面那般“无为而治”。通过一些细微的迹象,我察觉到这位大明王朝的实际掌控者正在酝酿某种深远的计划。最近几日,乾清宫内频繁有密使进出,他们携带的文书与信函均被严密封存,无人敢窥探其中内容。与此同时,万历皇帝对道教修炼的热情似乎有所减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朝政动态的关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名宫中太监口中得知,万历皇帝近来召见了内阁首辅沈一贯,两人密谈数小时,话题涉及边疆军务、财政收支以及太子推行的多项改革措施。虽然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万历皇帝并未完全放弃对朝政的掌控权,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介入。
这种局面让太子更加谨慎。他深知,一旦万历皇帝决定插手,所有既定的改革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因此,他开始加强与朝廷重臣的沟通,试图通过展示改革成效来争取更多支持者。同时,他也暗中嘱咐张居正等人密切监视乾清宫的动静,以防不测。
####太子的新举措:设立监察院
为了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并遏制官场腐败,太子朱常洛决定设立一个新的机构??监察院。这个机构将直接隶属于太子府,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并有权调查和惩处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监察院的成立得到了刑部侍郎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他认为这是根除官场积弊的关键一步。
监察院的首任院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此人名叫赵世贞,曾在多地任职,以廉洁奉公著称。在他的带领下,监察院迅速展开行动,针对多起贪腐案件展开调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桩涉及江南地区盐商的案件,这些盐商勾结地方官员,垄断市场,导致盐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经过监察院的深入调查,涉案官员和商人纷纷落马,百姓拍手称快。
然而,监察院的出现也引发了部分官员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太子借机扩大权力范围,甚至有人私下抱怨:“太子此举太过急功近利,恐引发朝堂动荡。”面对这些质疑,太子并未退缩,他坚定地表示:“若要天下太平,必先清除蛀虫。纵使得罪千人万人,我也在所不惜!”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正当太子全力推动改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朝局的平静。某日凌晨,一封紧急奏折送至太子府,内容令人震惊:辽东总兵李成梁因不满太子削减边防经费,竟联合部分将领发动兵变,意图逼迫太子取消相关改革政策。消息传来,整个京城顿时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