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政务大厅。
阳光正好。
林烨心情舒畅,那份崭新的营业执照揣在怀里,似乎还带着温度和重量。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胡岩,觉得他虽然说今天要回去,表现的却不急,便笑道:
“走,胡老师,临走前让你看看集市,我顺带添个大冰柜,以后食材储备能更充裕些。”
胡岩没什么意见。
两人融入清河镇集市热闹喧嚣的人流。
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牲畜、熟食和无数种山货、水产的复杂气味,喧嚣鼎沸,充满了粗粝而鲜活的生命力。
水产区更是热闹非凡。
一个个水泥砌成的池子或摆满大盆的摊位连成一片,水声哗啦,氧气泵嗡嗡作响。
这里售卖的多是本地常见的河鲜、水库鱼和少量养殖水产。
有刚从附近山涧里捞上来的溪石斑,个头不大,但活力十足,在清水里窜动,鳞片在阳光下闪光。这是炖汤的极佳材料。
皮肤黝黑的中年鱼贩,麻利地从充氧池里捞起肥美的水库鲢鳙,磅秤称重,溅起大片水花。这种鱼通常用来做酸菜鱼或剁椒鱼头。
还有卖罗非鱼(多是养殖)、鲫鱼、草鱼的摊位,价格实惠,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常客。
几个穿着水鞋、围裙上沾满鳞片的妇人,正在处理一堆活蹦乱跳的小河虾,动作飞快地挑拣分类。这些虾通常会被快速爆炒或油炸,是下酒的好菜。
角落里有摊主在卖一种本地特有的无鳞酸辣鱼(一种鲶形目的鱼),长相不算好看,但据说肉质细嫩,用傣家酸笋煮食风味一绝。
这就是清河镇集市水产区的常态——朴实、接地气,充满了市井的喧嚣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然而。
就在这片喧嚣之中,一个绝不该出现在此地的熟悉身影,如同鹤立鸡群般显眼——
苏宛清!
她今天换了一身利落的卡其色冲锋衣裤,长发扎成干练马尾,正站在水产区前。
但此刻,她身上那股自信的气场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眉头。
她正挨个摊位,极其仔细地询问着什么,身后跟着的伙计一脸无奈,手里拿着手机似乎还在不断联系。
林烨好奇,带着直播镜头凑近了些。
苏宛清清冷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焦灼,清晰地传来,在一片嘈杂的市井声中显得格外突出:
“老板,再仔细想想,确定没有吗?不是普通的鱼!体型不大,细长,鳞片极细,在阳光下泛彩光,嘴巴那里有点特殊…对,大理裂腹鱼!或者当地人叫弓鱼、竿鱼都行!”
被问到的老渔民叼着卷烟,眯着眼打量她,慢悠悠地摇头,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女娃子,莫问喽!弓鱼?那是老黄历喽!洱海都难得一见咯,我们这种小地方,哪会有那种金贵东西?都是些土货,你看这溪石斑,多新鲜!”
旁边一个胖硕的鱼贩一边刮着鱼鳞一边洪亮地搭话:“苏老板,您都问一圈啦!真没有!那玩意儿听说娇气得很,离了洱海水活不了几天,就算有,也运不到咱这儿啊!看看我这罗非鱼?刚送来的,生猛得很!”
苏宛清绝美的脸上,失望之色难以掩饰。
她对伙计低声快速吩咐,声音虽轻,却因焦急而未能完全压住:
“总部那边接待极其重要的客人!指定要用最顶级的、野生的洱海弓鱼宴客!悬赏…再提高!发到所有能发的渠道!我就不信…”
伙计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确认:“苏总,真提到十万?!”
“对!十万!只要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