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年间。
刘邦目光怪异的看了一眼韩信。
这个狄青听起来还真跟韩信有点像啊!
都是那么的能打,又都是如此不知进退。
不,从狄青的这些操作来看简直比韩信还要过分。
“以乃公之见,就狄青此等行事,以后有什么结果都是其咎由自取。”
“也不怪宋朝会如此防备武将,真不是没有原因的。”
“诸位也当引以为戒。”
刘邦意味深长点了一句,这一世有天幕,未来已经截然不同,大汉这个国号也通过天幕的背书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
此时人心在汉,不论是谁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出来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让这群哥们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又愿意背负一个杀功臣的名头呢。
人都是有感情的,大殿中坐着的每一个都跟他一起出生入死过。
但前提是他们心里面要有数,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了。
贞观年间。
“仁至义尽啊!”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就连他都觉得宋朝这时期的文人对狄青没毛病了。
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能帮他说话,让他落了一个体面的下场。
这等人品还有什么话可说。
当然,狄青这人也确实是有能力,能先后让这么多人提携他,看重他,这得有多大的本事才能让人忽略他这些缺点。
【本来这也就算了,狄青被外放后心里面不服气,认为是文彦博故意针对他,去找他当面对质】
【文彦博就回了狄青六个字:无他,朝廷疑尔,这六个字成了压垮狄青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被流放陈州后,朝廷每月都派使者前往陈州慰问,这种慰问让狄青惶惶不能终日,长期的高度精神压力下狄青抑郁成疾,上任陈州半年后郁郁而终】
【狄青过世后,宋仁宗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谥武襄,岳元帅的谥号也是武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给狄青写祭文的是韩琦,名为《祭狄相文》】
【纵观狄青一生业务能力简直没话说,把西夏打的抱头鼠窜,在当时那个环境这份本领真的是独一份】
【整个北宋中期对外战争的高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