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似很平静,偏偏是本该最无事发生的窝冬时节,却说起了泰山封禅。
扶苏知道,当齐鲁博士说起了当年在泰山封禅的周天子,李斯肯定也会向始皇帝请命泰山封禅。
但换言之,想要让天下知道天命更替,...
王翦看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感慨万千。他缓缓说道:“这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但有些东西却始终如一。”扶苏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着祖父的话语,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
“公子,”王翦转头看向扶苏,“老夫年纪渐长,身体也不如从前。如今,家族的重担便要落在你的肩上了。”扶苏郑重地点点头,说道:“祖父放心,孙儿定不负所托。”
这时,一名家仆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公子,城外有位商贾求见,说是带来了上等的丝绸和香料,想与您谈些生意上的事情。”扶苏略作思索后答道:“带他到正厅等候,我稍后就去。”
待家仆离开后,王翦笑着说道:“公子啊,这做生意也是门学问。你不仅要懂得如何盈利,更要明白如何惠及百姓。若是能将这些货物合理分配,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改善民生,岂不是一举两得?”
扶苏深以为然,说道:“祖父教诲得对。孙儿会谨慎处理此事,绝不会让家族蒙羞。”随后,他整理好衣冠,大步向正厅走去。
正厅内,那位商贾早已等候多时。他见扶苏到来,连忙起身行礼,说道:“在下赵明,来自邯郸。听闻公子贤名远播,特地前来拜访,希望能与公子达成合作。”扶苏微微一笑,示意对方坐下,然后详细询问起货物的情况。
经过一番交谈,扶苏对这批丝绸和香料的质量颇为满意。他沉吟片刻后说道:“赵先生,这批货物我们愿意收购。不过,我希望你能答应一个条件??部分收益用于资助附近贫困农户购买种子和农具。这样一来,既能让更多人受益,也能彰显我们王家的仁义之心。”
赵明闻言,脸上露出了钦佩之色,说道:“公子高瞻远瞩,在下佩服。这个条件我完全同意,日后若有其他机会,还望公子多多关照。”扶苏点点头,随即命人记录下交易细节,并安排人手搬运货物。
与此同时,在频阳县的一处田庄里,王贲的妻子正在忙碌着。她一边指挥仆人收割成熟的稻谷,一边叮嘱道:“大家动作快些,天黑之前一定要把粮食全部收完。另外,记得给那些帮忙的乡亲们多分一些饭菜,他们辛苦了。”
田间地头,村民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一位年长的村民感慨道:“王家对我们真是没话说。不仅租税公平合理,还经常接济穷人。这样的主家,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另一位年轻村民附和道:“是啊,跟着王家干活,心里踏实得很。而且王公子和夫人待人和善,从不摆架子,让人打心底里敬佩。”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田野。王贲的妻子看着满载而归的粮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