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这个世界后,宣冲一直对现汉的统治机器有着一份隔阂。毕竟自己穿越的前身,遭遇在那!
藩王之子的身份,都成不了庇护;而恰恰因为自己的身份,所接触的人际关系,所能招惹的事情,没一件是简单的。
至于以藩王世子身份招惹普通人?那等于撅着屁股去捅蚂蚁窝。蚂蚁可能会倒霉,但撅着屁股是等着被踹。“天心相悖”的大帽子扣下来,那是要被圈禁一辈子的。
回溯刘浩行的遭遇,他在燕都是一步步被引到反派角色上的。
那年,由于燕都发大水,数十家车市的汽车受损被淹没;林阳等人当众怼脸找上刘浩行,要求东图进行捐输。(捐输是搏善名,但是逼着捐输,善名则是属于那大张旗鼓逼迫的人)
刘浩行面对这居高临下的要求,逆反心上来自然不愿,而这就被扣上了“不体察民情”的帽子。进而林阳等人,随后是光明正大聚集燕都本地人霸凌。
这还是因为自己是少年,得到了优待;因为年少不懂事,霸凌止步于自己。如果是成年被抓到了把柄,可能就连带着自己背后的东图国都遭到牵连。
藩王这个层级,看起来是礼法体系下风光的一等人;但底子上,是现汉工业霸权体系下,落后区域的背锅侠,工业品倾销区的代理人。
宣冲和秦天依交流中得知:藩王看似落后,但实际上刚好匹配某些地区的生产力。
现汉国土广大,各地区发展是高度不平衡;从现汉那些“以百姓为刍狗”的士大夫角度上来看,如果让各地区“治理水平”都是最顶级,那是浪费。秀才和举人都是不够用的。
非工业化的地区,是用不着搞什么复杂现代社会结构。
就比如说东图,就只有一个捕鲸行业是优势产业,这个产业需要大量部门和官僚专门做计划吗?若是设计几百个部门,来管理没什么产业的地区。那么这些部门根本没事做,最后就会变成官僚主义。
宣冲想想也是:就算打破自己产业垄断,允许该地区个体户参与,各家卷起来后,十年后多家会倒闭,最后几家合并成一家捕鲸公司,也没法跨其他行业投资竞争。
而这个卷到最后的大公司,在传承两代后,如果没有礼法道德约束,定期把资金回馈给子民,也就会变成家族子弟争夺股权的封建制度。
…视角来到南洋…
现汉的“非刘氏不封王”,看似是在周边区域扶持了一个个特权家族,但实际上是给了周边国家一个护身符。
两百年前,在南洋吕宋的刘氏,因为民怨被除国;由当地大户效仿殴罗巴最新的公司制度,建立了商国。
结果呢,几十年后这个商国就动乱了,并且持续到今天。——由于没有刘氏了,所以礼不下庶民,各个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