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如同一头受伤的猛兽,匍匐在辽东山峦之间的要冲之地,城墙上刀痕箭簇密布,血迹在冬日寒风中凝成暗紫色的冰痂,昭示着此前战事的惨烈。
然而,这座孤城并未屈服,反而在守将杨万春的铁腕掌控下,散出一种困兽犹斗的凶戾之气。
杨万春,高句丽宿将,面容冷硬如岩石,眼神锐利如鹰。
他深知,连番败绩已让军心摇动,城外唐军气势如虹,若不能予以重击,安市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他必须打一场漂亮仗,一场足以震慑唐军、重新凝聚守军士气的战斗。
他不仅要守城,更要主动出击,在城下与唐军见个真章,以此向国内证明他杨万春的价值,巩固甚至提升自己在高句丽军中的权威。
这一日,天色刚蒙蒙亮,安市城沉重的城门并未像往日那般紧闭,反而在绞盘的嘎吱声中,缓缓洞开。
一队队高句丽士兵鱼贯而出,并非杂乱无章的冲锋,而是依循着某种玄奥的规律,迅在城前那片相对开阔、却又有几处起伏矮坡的地带布下一个大阵。
此阵非同小可!
但见阵势铺开,宛如一条巨大的恶龙盘踞于地。
最外围是手持巨盾、身披重甲的步兵,盾牌相连,缝隙中探出长矛,寒光点点,如同恶龙身上紧密的“鳞甲”
,透着重如山岳的防御力。
内层,则是更多手持长兵、钩镰的士兵,动作矫健,眼神凶狠,是为“虬须”
,专司近战绞杀。
阵型内部通道并非直来直往,而是曲折回环,暗合奇门,其中隐隐传来铁索摩擦的声响,不知埋藏了多少绊马索、陷马坑之类的歹毒机关。
而在这盘曲的“龙身”
中心,则簇拥着一支人数不多,但人人彪悍、鞍鞯齐备的精锐骑兵,他们如同恶龙昂起的“龙头”
,杀意凛然,蓄势待,显然是整个大阵的机动与致命一击的力量。
阵势布定,杀气冲天!
一面巨大的认旗在阵中竖起,上书四个狰狞大字——“玄甲虬龙”
!
杨万春本人并未坐镇城中,而是亲自立于“龙头”
骑兵之前,他身披玄色铁甲,手持长槊,目光如电,扫过远处唐军连营。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竟以内力将话语远远送出,清晰地回荡在唐军阵前:
“大唐李世民听着!
尔等侵我疆土,杀我子民,真当我高句丽无人耶?今日本将布下这‘玄甲虬龙阵’,乃得上天所授,神鬼莫测!
尔等唐营,自诩猛将如云,可有人敢来破阵?若无人能破,退兵,休要在此徒耗性命,贻笑大方!
若那李世民自恃勇武,亦可亲自入阵,本将军便在阵中候教,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狂傲之言,掷地有声,充满了挑衅与蔑视。
他刻意点名李世民,既是激将,也是企图若能引得大唐皇帝亲自出战,无论胜负,都将是对唐军士气的巨大打击。
唐军前沿哨探早已飞马报入中军大帐。
李世民闻报,率一众文武重臣及高级将领,登上前沿垒起的土山观阵。
但见远处那“玄甲虬龙阵”
煞气弥漫,阵型严谨,变化暗藏,绝非寻常乌合之众所能比拟。
“好一个虬龙盘踞!”
李世民目光锐利,一眼便看出此阵的凶险,“杨万春倒非庸才,此阵依托地势,攻防一体,更暗藏杀机,确是难啃的骨头。”
身旁众将,如李世绩、张士贵、契苾何力等,皆是沙场老将,此刻也面色凝重,仔细观摩阵势,低声交换着看法。
“陛下,此阵外坚内诡,强攻恐损失惨重。”
李世绩沉声道。
然而,唐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