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和关联分析。
“大家请看,这是该产业链上游A类企业的集群分布和它们的开票对象热力图……表面上,供应关系是分散的。但当我们引入股权关联图谱后……”她切换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复杂但清晰的关系网络图,“可以发现,超过60%的A类企业,其核心零部件实际上高度依赖图中这个中心的B公司,或者与B公司关联控制的几家企业。”
会场里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再看物流数据,”林窈继续,切换下一张图,那是基于发票地址和物流信息模拟出的货流路径,“由于这种隐性的供应集中,导致原材料和半成品需要经历多次、迂回的运输,无形中推高了整个区域的物流成本,这是我们之前宏观分析中未能捕捉到的‘隐性成本’。”
她一层层剥开数据,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个结论都有清晰的数据来源和推导过程支撑,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用手术刀精准地解剖着复杂的肌体,将隐藏最深的问题暴露出来。
她甚至现场演示了一个简化的数据模型,模拟了如果打破这种隐性垄断,引入新的供应商后,可能带来的物流成本下降和产业响应速度提升。
整个阐述过程,她语气平和,眼神专注,全身心沉浸在数据的逻辑世界里,暂时忘记了周围的领导和专家,也忘记了墙角那个让她倍感压力的男人。
当她结束阐述,微微躬身说“我的汇报完了,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时,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然后,一位之前持保留意见的工信局专家率先开口,语气已然不同:“小林同志,你这个数据关联的思路……很有启发性!我们之前确实忽略了股权关联这个维度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发改委的处长也频频点头:“如果这个分析成立,那我们之前的一些产业扶持政策,可能确实需要更精准的调整。这种‘隐性堵点’不打通,投入再多的资源,效果也可能事倍功半。”
讨论的方向彻底扭转,大家开始围绕林窈提出的问题和分析方法,热烈地探讨起来,如何验证,如何应用,如何规避数据安全风险……
林窈安静地坐回座位,听着大家的讨论,心情有些复杂。有观点被认可的微微喜悦,也有一种“藏不住了”的无奈。
她下意识地,悄悄将目光投向墙角。
周砚深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座位空着,仿佛他从未出现过。
但陈默秘书还在,他看向林窈,对她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研讨会结束后,林窈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专班的负责人走过来,笑容满面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林,表现非常出色!给咱们专班争光了!周书记刚才走之前,特意交代,让你把今天阐述的内容,整理成一份更详尽的政策建议报告,直接报给市府办。”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