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你年纪还小,不必看中一时得失。”
康清松了口气,就怕父亲对自己期望过高,考不上再叫他失望。如今只是试试,那就无妨。
不管别人怎么看,卫文康自己心态倒是很平和,他甚至不像沈、秦二人一样点灯熬油看书,每日下学后,步行到柳天骄店中,与自家夫郎说说话,闲时也看看书。
柳天骄见他这样,也跟着放松了下来。他们如今在州城有宅子,新开的食肆生意不错,老家还有些微薄的产业,虽没有大富大贵,供卫文康念书的钱总是足够的,也就不再执着于对方什么时候考上举人出人头地,只要能安稳度日便好。
说到食肆,这还是年后新开的。柳天骄跟着公孙螯学厨一年多,受益匪浅,手艺有了明显的进步。想着州城开销大,日日跟着师父混吃混喝不是个事儿,柳天骄便凑钱开了这家食肆,专卖些佐酒的小菜。
因着滋味儿足,价钱实惠,很快便有了些小名气,如今每日除去开销,能有三五两进项,算下来就是一年就是千八两银子。一年千八两,柳天骄开始还以为自己算错了账,感觉就跟做梦一样,怎么能这么多呢。
当然,他这铺子才开半年,如今只攒下来四五百两银子。柳天骄却是一下子就开了窍,他家中又没有什么需要挂念的人,作甚要窝在小小的临窑镇,干脆便把家中的生意都处理了。
镇上的铺子留给了金泉打理。没法,小包虽好,到底没有根基,日后出了什么岔子,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金泉是本地人,家中老爹是个有能耐的,兄嫂有些小心思,但在面对外人时,倒是团结,铺子留给他不怕有人打歪主意。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金泉自然是乐得不行,他本还怕柳天骄有天关了铺子丢了差事,如今倒是一下子就成了掌柜的。柳天骄性子爽快,愿意给人赚钱的机会,说日后不给他开固定的工钱了,直接按铺子每年的盈余,给他一成。
别看柳天骄那铺子不起眼,生意好着呢,又是自己的地方不要房租,一年下来盈余怎么也有一百多两,一成就是十多两。
一年十多两银子,一月就是一两往上,到哪能找这样的好事?金泉可不是乐疯了,一个大男人,见了柳天骄就是跟他讨教做吃食的事,卯着劲要把那个小小的猪肉铺子做到蒸蒸日上。
至于这样会不会养大了金泉的心思,日后悄悄贪银钱,柳天骄虽然有点难以接受这个猜想,但也明白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本想把小包留在铺子里,二人有所制约,但小包挂念弟弟,一心想到州城,柳天骄也不能阻拦人家兄弟相聚,便干脆把周铁锹提了起来,给金泉打下手的同时负责账务。
公孙螯曾问柳天骄,如果金泉给周铁锹好处,两人合在一起糊弄他怎么办。柳天骄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办法,公孙螯也没给什么指点,只叫柳天骄自己摸爬滚打试试。
种蘑菇的生意再没有重新做起来,柳天骄交给谁都不放心。何招娣暂时不差钱,因为柳天骄从荣膳坊讹的那二百两,给了何招娣六十两。说好的三七分,柳天骄并不是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