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微扬起下巴,声音洪亮且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俗话说‘子以母贵,母与子贵’,昔日里,永瑚因为是皇贵妃所生,故而备受朕的宠爱。
那时的他,在朕的庇护下,如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享受着宫中的荣华与关爱。
然而如今,永瑚已然长大成人,他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赫赫战功晋封亲王。
他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才是真正的‘子贵’啊!”
说到此处,皇帝稍作停顿,目光转向永寿宫的方向,语气变得柔和却又充满庄重:“永寿宫皇贵妃佟佳氏,进宫三十多年来,执掌六宫兢兢业业。
她雍容华贵却又心怀慈悲。
她将六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待宫中众人皆宽厚仁慈,毓出名门,温恭懋着。
今日,朕便册封她为皇后,让她母仪天下,统领后宫,为朕分忧,为大清的繁荣稳定尽心尽力!”
皇帝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满朝文武皆面露惊色,目光在永瑚、其他皇子以及永寿宫方向来回游移,心中各自盘算着这突如其来的重大封赏将给朝堂局势带来怎样的变化。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齐刷刷地跪地,高呼:“皇上圣明!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声音响彻大殿,久久回荡。
而那几个不安分的皇子,此时也只得跟着跪地,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永瑚率先反应过来,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恩的光芒,他“扑通”
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又无比坚定:“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皇阿玛如此厚爱儿臣与皇额娘,儿臣与皇额娘定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不辜负皇阿玛的期望,为大清的繁荣昌盛竭尽全力。”
一位八旗子弟的老臣率先回过神来,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激动:“皇上圣明!
佟佳氏皇贵妃德才兼备,执掌六宫多年,宫中上下和睦有序,实乃后宫之典范。
如今晋封为后,实至名归,必能更好地母仪天下,为我大清祈福。”
另一位大臣也连忙附和:“是啊,皇上。
十三阿哥永瑚此次西征立下赫赫战功,以自身能力晋封亲王,彰显了我皇室子弟的英勇与担当。
而佟佳氏皇贵妃晋封皇后,更是众望所归,此乃我大清之幸事啊。”
皇帝微微点头,那动作轻缓而沉稳,仿佛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
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方才殿内残留的紧张气息,让整个太和殿都弥漫着一股温馨而祥和的氛围。
皇帝目光温和地看向永瑚,那眼神中满是慈爱与赞许,仿佛在看着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永瑚,你皇额娘这一路走来,不易啊。
她出身名门,自入宫以来,便以宫规为准则,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后宫佳丽众多,事务繁杂,可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总是尽心尽力地操持着一切,为朕解了后顾之忧。”
皇帝的话语如同潺潺流水,缓缓诉说着皇贵妃的贤淑与能干。
他的脑海中或许浮现出了皇贵妃初入宫时的青涩模样,那时的她带着名门闺秀的优雅与端庄,在深宫中一步步成长,逐渐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后宫之主。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或许经历过无数的明争暗斗,面对过各种复杂的局面,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分,用智慧和毅力守护着后宫的安宁。
然而,皇帝的话锋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