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齐泰、朱棣三个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到一处,彼此凝视着对方,三个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三人笑容里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之间的想法完全相通,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线把三个人的心思连在了一起。
每个人的嘴角都微微向上弯起,眼中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窗户外边,是一片朦朦胧胧的夜色,远处的树木和建筑都隐没在黑暗之中,看不真切具体的轮廓和形状,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黑影在夜风中轻轻晃动。
黑影在黯淡的光线下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夜色中舞动,偶尔有几片树叶被风吹落,在黑暗中打着旋儿飘向地面。
.......
一阵又一阵的蝉鸣声和青蛙的叫声从外面的花园和池塘边传进来。
这边的声音刚刚停歇,那边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给这个夏夜增添了几分热闹。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属于夏夜的独特乐章,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明亮的月光从高高的天上静静地照下来,柔和地落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花草的叶片上,把整个庭院都映照得微微发亮,仿佛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轻纱。
月光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祥和,月光下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随着微风轻轻摇摆,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草叶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只不过因为燕王府的书房窗户和门都关得严严实实,一点缝隙也没有留下,外面的光线根本无法透进来。
所以黄子澄他们三个人其实并不能看到外面那明亮皎洁的月光,也无法欣赏到月光下的美景,只能凭着想象去感受外面的夜色,他们只能通过声音来猜测外面的景象,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月夜的美景,想象着月光如何洒满庭院。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的心里面,却比外面那明亮的月光还要亮堂,还要觉得光明和温暖,仿佛有一团火焰在胸腔中燃烧,照亮了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
这种发自内心的光亮甚至让他们觉得比真实的月光更加耀眼,更加令人心潮澎湃,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
"本王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我们燕王府学宫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就赚到这五十万两银子,还真的要感谢老二他们在前面给我们指了路啊,要不是有他们先走了一步,我们也不会这么顺利。
"
朱棣语气深沉地说出了自己的感慨,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带着几分感慨,也带着几分得意。
朱棣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他的目光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黄子澄和齐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懂心中的想法。
那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理解,他们微微点头,嘴角都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显然对朱棣的话深有同感,两人的手不约而同地握紧了。
朱棣这样一说出来,黄子澄也就完全明白了他话里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明白了燕王府学宫能够快速成功的根本原因,心里顿时豁然开朗,仿佛有一道亮光划破了心中的迷雾,让他对整件事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的眉头舒展开来。
.......
为什么朱棣说要感谢朱樉给他们领路呢?
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黄子澄心中盘旋,他仔细思索着其中的关联,试图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