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不对。”
“哦?”尉迟恭眼睛一瞪,“俺哪里说的不对?”
“你说,我是拿将士们的功勋,去换几声叫好,几文赏钱。”李承乾慢慢地站了起来,直视着殿内所有的将帅,“那我现在问你们,霍去病封狼居胥,千古传颂。可除了他,当年跟随他一起出征,战死在漠北的数万将士,他们的名字,谁还记得?”
大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我再问你们,”李承乾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武德年间,我大唐立国之初,为了抵御突厥,守卫边疆,牺牲了多少将士?他们的事迹,除了兵部的卷宗上那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还有谁知道?长安城里歌舞升平的百姓,知道吗?曲江池畔吟诗作对的才子,知道吗?”
他一步步向前,目光如炬,逼视着每一个人。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眼里,将士们守卫边疆,是天经地义!打了胜仗,功劳是将军的,是陛下的!打了败仗,就是你们无能!至于那些战死的普通士兵,他们不过是一个个无足轻重的数字!”
“你们流血,你们牺牲,可除了这一身伤疤,除了朝廷的抚恤,你们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应有的尊敬吗?百姓们发自内心的,将你们奉为英雄吗?”
李承乾的声音,如同重锤,一记一记,狠狠地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李靖、秦琼这些人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他们想反驳,却发现,太子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我为什么要把霍去病的故事,编成评书,让全天下的百姓去听?我就是要告诉他们!”李承乾的声音,已经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怒吼,“告诉他们,英雄不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告诉他们,如今的太平盛世,是无数个像霍去病一样的将士,用命换来的!”
“我就是要让那些茶馆里的百姓,酒楼里的商贾,田间地头的农夫,都知道!知道长城之外,有我们大唐的军队在流血!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将士前仆后继的信念!”
“我就是要让长安城里的每一个孩子,从小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忠勇,什么叫血性!让他们长大以后,不只是想当一个吟诗作对的文人,更想当一个能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军人!”
“这,才叫军魂!这,才叫荣耀!”
“你们说我亵渎了英灵?不!”李承乾指着自己的胸口,一字一顿,“我是在为他们铸魂!是想让他们的英灵,永远活在每一个大唐子民的心中,受万世敬仰!”
一番话说完,整个甘露殿,死寂无声。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李靖怔怔地看着太子,嘴唇微微颤抖。秦琼紧紧地握着拳,虎目之中,竟隐隐有泪光闪动。而尉迟恭,那个刚才还怒不可遏的黑炭头,此刻张着嘴,呆呆地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们从来没想过,那个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竟然……竟然藏着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道理!
他们一直纠结于“体面”,纠结于英雄不该被“俗人”说讲。可太子却告诉他们,真正的荣耀,不是锁在庙堂之上,供人瞻仰的牌位,而是融入街头巷尾,活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这种思想,这种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李世民坐在御座上,他看着下方那个身姿挺拔,慷慨陈词的儿子,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原以为,这又是逆子的一次胡闹,是他为了被废而想出的昏招。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借题发挥,狠狠敲打他一番的准备。
可他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番振聋发聩的“军魂论”!
他忽然明白了。
什么评书,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