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辽宁省—荐姓、苍姓、厚姓、勉姓、冶姓、冮姓
以下为辽宁省六大姓氏(荐、苍、厚、勉、冶、冮)的起源、历史变迁与分布的详细研究。
---
一、荐姓(jian):隐逸之姓与戍边遗脉
起源考辨
荐姓起源多元,主流观点认为其出自古代官职≈34;荐人≈34;(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吏),后以官为姓。
另有一支源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34;郜荐≈34;之后,因封地得姓。
在辽宁地区,荐姓与明代戍边政策密切相关。
据《辽东志》记载,永乐年间自山东、河北迁入辽东的军户中,有荐姓家族因擅长文书管理被编入辽东都司,定居辽阳、沈阳等地。
迁徙分布
清代荐姓主要分布在辽阳、海城一带,现存《荐氏家谱》记载其家族于康熙年间从辽阳迁至岫岩,从事山货贸易。
现代统计显示,辽宁荐姓人口约00人,集中分布于鞍山(岫岩、海城)、辽阳两地,约占全国荐姓人口的6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现满族汉化改姓案例,原满姓≈34;扎库塔氏≈34;有支系于光绪年间改汉姓为荐。
---
二、苍姓(g):古老姓氏的关东衍化
源流探析
苍姓可追溯至黄帝史官苍颉,属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
辽宁苍姓存在两支源流:其一为明代山西移民后裔,据《盖平苍氏族谱》载,其先祖苍文举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自太原迁至盖州卫(今营口盖州);其二与满族姓氏有关,原满洲正红旗≈34;苍佳氏≈34;于乾隆年间改汉姓苍,聚居岫岩、凤城。
文化遗存
在沈阳故宫藏《盛京舆地全图》中,标注有≈34;苍家堡≈34;(今辽中区茨榆坨镇),该村落至今保留苍姓聚居传统,村内现存清代苍氏祠堂,梁枋彩绘保留满汉融合纹样。
现代辽宁苍姓约12万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营口三地,其中大连金州区苍姓人口密度最高,每万人中有347人。
---
三、厚姓(h0u):儒商家族的兴衰密码
起源争议
厚姓起源存在≈34;姬姓说≈34;与≈34;职业说≈34;之争。
辽宁厚氏家谱支持姬姓源流,称其先祖为春秋鲁国大夫厚成叔。
考古现提供新证据:2015年朝阳袁台子汉墓出土漆器铭文≈34;厚宫监造≈34;,证实汉代辽东郡存在厚姓官匠家族。
金元时期,厚姓因避战乱迁入辽西,明初部分族人随军迁至辽阳。
商业传承
清代厚姓在奉天(沈阳)经营≈34;厚德隆≈34;商号,主营关东参茸贸易,鼎盛时在营口、安东(丹东)设有分号。
民国时期家族分化为南北两支:北支留守沈阳经营钱庄,南支迁往上海展航运业。
现存沈阳厚氏老宅(沈河区朝阳街)为典型晋派建筑与东北四合院结合体,见证商业家族兴衰。
---
四、勉姓(ian):戍边军户与朝鲜移民融合
特殊源流
辽宁勉姓具有双重起源:明代军户后裔与朝鲜移民。
据《全辽志》载,永乐八年(1410年)设辽东二十五卫时,有勉姓军官自云南调任广宁卫(今锦州北镇)。
另一支源于清光绪年间朝鲜半岛移民,原庆尚道勉氏家族迁入丹东,后取汉姓≈34;勉≈34;,形成独特的朝汉融合姓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