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之人的。
回到奉天殿。
眾臣皆在,神色隱隱有些振奋。
因为他们都知道,解决了亲王、老將这批人后,大乾的发展,將会掀起一个新的开始。
“大乾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州,是时候改制了。”明古直接向眾人宣布,他的心中同样是有所振奋的。
大乾,终於到了策马扬鞭、乘风而起之时。
“五月一日,全面改制。”
“遵旨。”
短短几天后,便来到了洪武四百年五月一日。
一道道圣旨接连下达。
大乾一百八十州,划分为两道,分別为乾元道、坤元道。
设道令,执政一道政事,位列正二品。
设道丞、辅助道令,从二品。
设道指挥使,执掌一道地方兵,並八万主战军,从二品,
原丞相於绍堡为乾元道道令。
原丞相杨薄为坤元道道令。
二人皆不再为丞相,从正一品降为正二品。
不止他们降了,除了刘书温外的所有丞相,以及所有州牧、郡守、府尹的品级都降了。
李百长、胡惟能降为从一品,副丞相职位。
杨士奇、杨荣、夏元吉、周忱四人降为正二品,担任六部尚书。
原州牧降为正三品。
原郡守降为正四品,
原府尹降为正六品。
这种降低品级,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明晃晃的给所有文官划了一道线。
从现在开始,非亚圣,不可为正一品。
大贤巔峰可为从一品。
大贤之境可为正二品。
大学士之境可为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进士境为正四品到从七品。
这便是此时的大乾文官划分,毫无疑问,代表著大乾的实力,真正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品阶虽然降低,但每年的国运却没有降低。
五月一日开始,大乾正七品到从九品的国运不变。
从六品到正四品的国运,变为五十石、六十石、七十石、八十石、九十石、
一百石。
从三品到从二品,变为两千石、五千石、一万石。
这些,代表著大学士之境、进士之境官员的国运,並没有减少。
至正二品开始,就大幅度增加了。
正二品一鼎国运。
从一品三鼎国运。
正一品十鼎国运。
年俸方面也有所变化,正二品及以下不变,从一品涨到一千万石。
正一品为一亿石。
文官降低品阶,武將、勛贵、宗室等等当然也都在跟著降低品级,不降待遇。
武將、宗室变化不大,只是按照实力享受相等的待遇。
勛贵方面,增加子爵。
凡是实力不足者,所有勛贵,一律降低一大等爵位。
国公降一等侯爵,一等侯爵降一等伯爵,一等伯爵降一等子爵,以此类推。
这一年剩下的时间,大乾朝廷颇为热闹,到处的变化。
毕竟改制可真不是简单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
直到洪武四百年的年末,一切才平静下来十二月二十二日,照常的大朝会。
如今大乾绝大部分的信息,皆整合、宣扬了出来。
至这一年十二月,大乾疆域为两道、一百八十州之地。
有百姓二百八十八亿五千三百一十九万八千六百七十四人。
有田地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