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若存在偏差(因测量误差),则取三角形区域的中心作为目標位置,这样相对於两点交会能够更精確定位。
测试场土坡附近,分別插著红、黄、蓝三面標杆——那是严怀勛提前布设的三个观测点,彼此间距约 1.5公里,呈三角形覆盖整个靶区。
三名观测员甲背著测量工具包,小心来到標杆下的草丛里蹲下,隨后拿出军用指南针和划满刻度的木板。
观测员们將指南针平放膝头,转动刻度盘使磁针与正北线重合,然后將木板上刻线测定。
经过测量后用铅笔在地图上標註靶標位置,隨后用泰山步话机进行报告。
而火箭弹发射阵地那边,严怀勛收到报告后,立即在手绘地图上进行標记,隨后进行测算。
当得出测算结果后,他带著发射手开始调整射角射向。
隨后,他向方文报告:“目標坐標確认,射击诸元:距离 2800米,方向角 75°,仰角 12°!请求发射。”
方文点头同意。
隨即,车载火箭弹开始发射,16发火箭弹密集射出,向著3公里外的目標飞去。
片刻过后,16枚火箭弹落在土山上,形成了一大片爆炸区。
火光硝烟腾空而起,连串爆炸下,整个土山都看不到了。
看起来效果不错,大家都很兴奋。
唯有方文表现平静。
拥有超强感知的他,敏锐发现爆炸区域有缺失点,那里应该是没有触发的哑弹。
过了一阵,硝烟散去,观察员开车过去检查情况,並用步话机匯报:“有两枚火箭弹未爆炸。“
八分之一的故障,有点高,如果就这样大规模生產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而后面发射的航空火箭弹发射巢,也有同样问题,出现了引信未激发的哑弹情况。
方文严肃道:“这表明,泰山生產的火箭弹是有技术缺陷的,绝对不能就这么批量生產送到战场上去。把哑弹带回去,我们针对进行技术攻关。“
4枚没有爆炸的哑弹运回火箭弹厂。
即便是哑弹,也会有爆炸的危险,想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做一些安全措施。
技术工人们小心撬开连接处,將战斗部和推进部分离,然后取出战斗部的装药。
这样危险就解除了。
隨后,方文和厂里的技术人员,一同研究起来。
曾经参与泰山单兵火箭弹生產的一位工程师第一个出声。
“82毫米火箭弹採用的碰炸机械引信。它核心是“击针-弹簧-雷管”联动机构,需通过火箭弹撞击目標的衝击力压缩弹簧,使击针刺向雷管。若弹簧刚度过强,或击针行程过短,只能產生轻微撞击时都无法触发。我们的单兵火箭筒,就因为弹簧刚度过大,击中日军轻型装甲车侧面时,常因衝击力不足导致哑弹。这4枚火箭弹也是同样情况。”
另一名工程师反驳:“弹簧刚度是经过多次测试的结果,如果刚度不够,很容易提前爆炸,不利於对付坦克和碉堡等攻坚目標。”
確实是如此,弹簧刚度是不可能调整的。
隨即大家討论起其他可能性。
会不会使保险机构失效
为防止运输中意外触发,引信设有保险销和离心保险,装弹的时候,会取掉保险销,但离心保险需要在飞行中靠离心力解除保险。
部分技术人员认为,是不是离心保险的配重块卡滯,导致保险未解除。
这也是有可能的。
方文亲自拆卸了4个引信,將里面的离心保险装置展露出来。
都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