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生产下去,对抗战是不利因素。我建议用轰炸机将其炸掉。】
【轰炸要怎么做】
【我正在改造超远距离战略轰炸机,改造完成,可以从缅北基地出发完成6000公里往返战略轰炸,也可以用衡山一型经由延安起飞前往。问题是,轰炸过程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形特征,以及建筑特征进行收集,那样才能保证轰炸目标准确。我想请你们来想想办法。】
【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电报交流就此结束。
方文离开电报室。
广州南战事突发,日军突破西江屏障,进入鹤山地区。
随后,日军目标指向江门城区。
国民军守军坚守城区,并发出求援电报。
12集团军军部收到求援电报后,一边表示会派兵救援,一边给独立团发去了请求空中支援的电报。
缅北飞机制造2厂。
体型巨大的泰山一号正在进行改造中。
方文主持着这场改造工作,参与工程的有30个工程小组。
大家都对改造这个大家伙,充满兴致。
按照方文的要求,飞机要更符合空气动力学,以dc-3的流线型机身设计为标准。
因此改动非常大。
机头需要改造成流线型,以减少空气阻力。
同样道理,机翼和两个螺旋桨是一体性的,这样飞行受到的阻力才会更小。
这也意味着,f.220要全面大改,工程量不比造一架飞机少。
但为了泰山的第一架大型战略轰炸机,大家都带着饱满的工作激情参与着。
工程的第一步是长方形的机头,工程师们搭建好脚手架,一点点拆卸掉机头的外部结构。
看着机头外壳材料被拆掉,方文不由感慨。
他驾驶着这架飞机飞往长城防御线,轰炸了一个师团的营地。
也去过东北,将鬼子的毒气研究所夷为平地。
更是参加了后续多个战场行动,可以说是他的功勋机,与伯劳号不相上下。
但如今,伯劳号已经退役,静静待在仓库中,泰山一号却要重新焕发新生,再度上场。
“总经理,有急电。”
耳边声音让方文从思绪中退出。
他接过机要员递来的电文纸。
上面的内容,早就在他预判中。
如今能够支援广州战区的空军力量,也就泰山一家了,其他的都被华中地区战事拖住。
但空中支援江门守军,并不容易。
那里更靠近沿海,肯定有大批日军战机配合空袭。
而如今,独立团在肇庆的只有炮舰机,用那种低速飞机去支援,对地面是有优势,但扛不住广州机场和海面航母上起飞的日军九七式战机围攻。
因此,他不想派炮舰机队参与如此危险的守城空中支援行动。
而是准备独自飞去支援。
一个人去支援有用吗
如果是老式武器装备的话,效果并不大。
但现在,有了航空火箭弹,方文觉得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随即,他交代改造工程按部进行,自己则前往飞机制造2厂的另一个机库。
在那里,一架泰山高速战机也在接受着改造。
它的改造主要是在两侧机翼下方,各安装了3个火箭弹挂载装置。
这个装置,带有摄像瞄准镜头,还可以通过机械连杆调整射向。
是第一款采用了摄像瞄准火控来发射的航空火箭。
这次出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