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地区。
平原上有大片农田,还有几个村子分布。
而西北靠海的位置,有一片山地,正是浮流山。
视线掠过浮流山,前面山下的海岸边,有个人正等着。
方文在空中盘旋,
随即,他驾驶飞机降落在浮流山北面的海面上。
飞机停稳后,向着海岸驶去,在一个方便靠岸的地方停下。
等龚修能落好锚后,方文从驾驶位起身。
他询问龚修能:“还有精神吗”
龚修能站直了:“团长,我三天不睡觉都没事。”
“那好,咱俩出去趟,其他人在飞机里等着。”方文道。
原本躺在地上的赵君平坐起来:“总经理,我是秘书,我也要去。”
方文笑着将赵君平拉起,“行吧,一起去。”
交代留守人员看好飞机后,三人打开舱门,将长板搭起,走上岸。
岸边的那位过来,自我介绍:“我是潘正心,收到特委的电报立即过来在这里等你,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
方位与其握手,“特委的电报说要我送一批人去惠州,具体什么情况能说下嘛”
“我们先去村子里,人都在那边。”潘正心道。
随即,方文三人跟着潘正心行去。
走了一个小时,四人到了一个村子。
村子里停留着很多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携儿带女,行李包袱一大堆。
而在人最多的地方,正在放粥。
(当时元朗村子里安置的广东难民)
方文四人穿过拥挤的人群,进入村子里面。
最终在村子的祠堂停下。
祠堂里待着几十号人,都是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他们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枪械。
潘正心带着方文走进去,找到一位带着眼镜梳着背头穿马甲的男子,“刘队长,人来了。”
那人与方文握手,“屋里坐。”
进屋后,他一边为方文三人倒水,一边说明道:“我们这些都是客家男儿,听说家乡被鬼子占领了,便都想着要回去打鬼子。正好,特委准备成立多个游击支队与敌人斗争,便组织起来。已经有一批人先去了东莞县,我们这批要去惠州比较远,正在准备,没想到还有机会坐飞机过去。”
方文问道:“有多少人”
刘队长回道:“我们有五十三人,还有一些装备,以及携带的干粮。”
方文心想,人数不算多,加上一些单兵装备和物资也可以一趟运过去。
倒是降落的地方要选择下。
他出声道:“水上飞机降落,需要比较宽敞,并且水流平缓的河段,你觉得可以降落在哪”
刘队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地图摊开,指出了几个可以降落的地点。
方文将这几个位置记下,“那好,3天后,我会在浮流山北降落,你们的人在那里等着。具体的时间,会在明天由特委通过电报通知你们。”
交涉完毕,方文便在刘队长和潘正心陪送下回到了浮流山那边。
飞机再度起飞,10分钟后降落到油麻地码头。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该是吃中饭的时候了。
龚修能他们拿出行军速食干粮,用飞机上的热水做了一顿便餐,大家坐在餐饮舱一同就餐。
吃着饭,龚修能问道:“团长,咱们要帮帮这边,可不能让鬼子一路打过来啊。”
方文点头,他也有这个想法。
历史中东江游击队和新四军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