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美玉带着姚宗仁的名头,大涨(第12页)
李道的左手在感受玉佩上传来温度的同时,眼睛却盯视着左手手腕内侧的那头血红色的“麒麟”
。
其实,以李道对古玉器的研究水平来说,他完全可以不用麒麟手和灵犀目鉴定。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用异能检测了一遍。
在确认无误后,李道抬头看向光头男,“先生!
你这块玉佩什么价儿?”
“呵呵!
看来你挺识货啊!
这可是清中早期官造的东西,就相当于瓷器里的官窑。
刚才你不是说那件儿东西不对嘛!
我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官窑’。”
光头男来了精神,大声喧嚷着,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这块玉佩造声势。
李道侧目和李茜对视了一眼,无声又无奈地笑了笑。
转过脸,对光头男说道:“先生!
你这件儿东西是不错。
如果你是想用这块玉佩交换龙胆金丝楠木手串的话……”
“怎么着?你找我多少钱?”
光头男信心十足地反问道。
微微一笑,李道把玉佩重新放回到桌子上,说道:“先生!
我出一口价你听听,十二万。”
“什么?十二万。”
光头男显然对李道定的这个价儿很不满意。
“你有没有搞错啊?我这可是官造的,两年前我入手还十四万。
怎么?过了两年,不但没涨价儿,你还给我压了两万。
是不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李道微微一笑,说道:“先生!
你这件儿玉佩我承认是高路分的东西,但现在的市场行情就这样。
我不知道你平常来不来潘家园,谁都知道现在的古董市场在往低了走,文玩市场可正在抬头。
我给你出十二万是良心价儿了。
要不,你带着这件儿东西再找别人看看?”
李道说的都是事实,但有一样儿他没说,也不能说。
那就是这十二万是这件玉器本身的价儿。
如果要把做这件儿东西人的名头算上,那这个价儿就是个大漏儿了。
这块玉佩的两侧分别刻着“乾隆年制”
“洪字七号”
的款识。
李道曾经学过清宫档案实录,有两件白玉斧型玉佩分别是“洪字七号”
以及“荒字八号”
,都是清宫内务府玉雕大师姚宗仁亲手设计制作的。
姚宗仁这个人物可相当不简单。
他是清初玉雕工艺师、玉器设计师。
出身于清乾隆中期玉工最为出名的苏州专诸巷玉工世家。
雍正八年,姚宗仁被选入清宫造办处,从事琢制玉器的设计与创作工作。
因其雕刻技艺高,不仅主持玉器的设计和制作,还在玉器的鉴定和做旧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姚宗仁曾经纠正了乾隆皇帝在鉴定上的失误,乾隆皇帝认为:“宗仁虽玉工,常以艺事咨之,辄有近理之谈。”
并亲自提出要为姚宗仁立传。
这在封建王朝中是极为罕见的。
也因此,姚宗仁手上出来的任何一件东西,遇到懂行的藏家、玩儿家,那都是大几十万的东西,而且千金难求。
李道也是笃定眼前这个光头他不知道这“洪字七号”
就是姚宗仁,所以才把这块玉佩的价儿压到了与普通官造玉器相等的水平上。
既让货主觉得手上的东西值点儿钱,可也没什么大的升值空间了。
另外,李道还把现在的古玩和文玩的行情简单对比地说了一句,那就是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