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时,院角的泥土里冒出了第一点嫩绿,小宝蹲在旁边看了半天,指尖轻轻碰了碰那芽尖,像触碰着易碎的星光。他转身跑回屋,把暖炉旁的两块木牌揣进兜里,又抓了把晒干的龙胆花,往码头的方向去——每年开春,老渔民都会在码头修渔船,顺带讲讲远海的趣事,今天说不定能听到关于冰原的消息。
刚到码头,就看见老船长坐在礁石上抽烟,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小宝来啦?”老船长朝他招手,把信纸递过来,“今早收到艘冰原过来的货船捎来的信,说是给你的。”小宝的心跳猛地快了起来,指尖蹭过信纸边缘的冰裂纹,上面是李星辰熟悉的字迹,带着点潦草的雀跃。
“小宝,冰原的龙胆花已经打花苞了,紫莹莹的像星星落满了山坡。陈念雪天天背着相机跑出去,说要拍龙胆花和极光同框的照片,结果昨天踩进雪坑,把相机镜头溅了雪,正闹脾气呢。对了,上次我们种的花种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发芽了?等你那边花开,我就带着冰原的龙胆花过去,咱们把两种花插在一个瓶子里,凑成‘山海花束’。”
小宝把信纸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每个字都记在心里,才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他把兜里的龙胆花递给老船长:“这是冰原的花,泡了茶甜甜的,您尝尝。”老船长笑着接过去,打趣道:“等秋天货船再去冰原,我帮你把渔村的葵花籽捎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咱们海边的味道。”
接下来的日子,小宝每天都往院子里跑。他给花苗浇水时,会把李星辰信里的话慢慢讲给它们听;晚上坐在槐树下,就拿着两块木牌摩挲,“山海不离”四个字被摸得光滑发亮。槐树上的蓝晶石风铃,风一吹就响,像是在和他一起等花开,等远方的人。
五月初,院角的花终于开了,淡紫色的花瓣带着淡淡的海腥味,和冰原龙胆花的清甜截然不同,却同样好看。小宝摘了几朵,夹进相册里,和去年的照片放在一起。他正忙着,码头的方向忽然传来熟悉的呼喊,不是信里的文字,而是真切的、带着笑意的“小宝”。
小宝手里的相册“啪”地掉在地上,他顾不上捡,拔腿就往码头跑。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花香和海腥气,一如去年秋天那阵风。远远地,他看见一艘渔船靠在岸边,船头站着三个熟悉的身影:李星辰背着装满龙胆花的行囊,陈念雪举着相机对准他,羊角辫女孩怀里抱着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冰原的泥土。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小宝奔到近前,声音里带着止不住的颤抖。李星辰把一束龙胆花递给他,眼里闪着光:“看了你的回信,知道花已经开了,就赶紧收拾东西过来,想赶在花期最盛的时候,和你一起把两种花种在一块。”羊角辫女孩打开木盒子:“这是冰原的泥土,咱们把它和渔村的泥土混在一起,花就能同时带着山和海的味道啦。”
阿婆早已提着刚蒸好的海鲜粥在码头等他们,笑着拉着孩子们的手:“我就说今早风铃响得特别欢,准是你们来了。”回到院子里,他们一起在花苗旁挖了个坑,把冰原的泥土和渔村的泥土混在一起,再把龙胆花种进去。李星辰蹲在地里,从行囊里掏出一块新的木牌,上面刻着“花绽山海”,和之前的两块木牌并排放在花旁。
傍晚,他们坐在槐树下,陈念雪打开相机,里面全是冰原的景色:绿色的极光飘在天上,龙胆花铺满山坡,小鹿在花丛中奔跑。“等下次,咱们一起去冰原看极光,再一起在冰原种上渔村的向日葵。”陈念雪说着,按下了快门,镜头里,小宝捧着龙胆花笑,李星辰举着木牌,羊角辫女孩抱着阿婆做的葵花籽饼,身后的花田里,两种花在风里轻轻摇曳,像一场跨越山海的相拥。
风铃又响了起来,叮咚作响,这一次,没有离别,只有重逢的欢喜。小宝看着身边的伙伴,看着花田里的山海之花,忽然明白,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