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站在兵器库的廊下,手指从浑天仪边缘滑落。
井道里带出的湿气还粘在衣角,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处理那些残局。
他看着面前整排新铸的诸葛连弩,每一架都按图纸装配完毕,箭匣上油光亮。
这是少府监本月交付的第三批军械,也是他亲自下令加快进度的“战备急件”
。
章邯立在右侧,断岳剑未收,手始终搭在剑柄上。
云姜站在观礼台角落,药囊挂在臂弯,目光扫过弩机底座。
“开始吧。”
陈砚说。
试射校准由少府工匠主持。
第一轮齐,九架连弩同时击,箭雨破空,靶心尽穿。
周围官员低声称好,有人甚至鼓掌。
陈砚没动。
他知道问题不在这里。
第二轮改为单架测试。
一名老匠人走上前,检查弩弦张力,调整齿轮咬合度。
他拉满弓弦,卡榫入位,火石点燃引信。
箭矢离弦瞬间,方向突变。
它没有飞向靶区,而是斜切三丈,直取云姜所在位置。
章邯拔剑。
剑锋横切,将箭矢劈成两半。
断裂的箭尾旋转落地,插在青砖缝中。
陈砚蹲下,拾起残箭。
箭尾底部刻着两个小字:高府。
他没说话,把箭举到灯下。
那“高”
字笔画细密,是阴刻篆体,与赵高平日用印风格一致。
“这弩机是谁负责组装?”
他问。
工匠们面面相觑。
一个年轻学徒刚要开口,旁边的老者猛地咳嗽一声,把他拽了回去。
陈砚起身,走向堆放零件的铜架。
他抽出一支未装配的扳机组件,用袖中铁片刮开内槽。
金属表面浮现出一道细微凸起——不是铸造瑕疵,是铭文倒模留下的反纹。
他认得这个纹路。
冯去疾书房里的九口青铜甬钟,每口钟腹都刻有先王谥号。
其中第四口,正是“昭襄王钟”
,其铭文末尾有个独特的勾笔转折,与此处凸纹完全吻合。
“你们熔了宗庙礼器造兵器。”
陈砚声音不高,“还敢拿来给我验看?”
没人应声。
角落里,一名身穿灰袍的工匠后退半步,脚跟碰到了工具箱。
箱子翻倒,锉刀滚了出来。
章邯眼神一沉,抬手示意玄甲军上前。
那人突然伸手往嘴里塞东西。
两名士兵扑上去按住他,撬开牙关,取出一枚银色小囊。
囊壳上有细孔,像是用来释放粉末。
云姜走过来,接过毒囊看了看。
“和上次地下水道死士用的是同一批制式。”
她说,“赵高府特供。”
陈砚把残箭和扳机并排放在案上。
他启动浑天仪,竹简投影浮现三条线索:
第一条从弩机刻痕追溯到少府监登记册,显示这批零件经冯去疾私印核准入库;
第二条连接硫磺残留与地下泵机油料成分,来源指向赵高府后勤账簿中的“夜工耗材”
条目;
第三条比对火焰纹铠甲标记,现两府共用的匠营编号为“巳三炉”
,专司秘密兵造。
三线交汇,终点一致。
他敲了三下案几,节奏如军令。
“本县不杀无证之人。”
他说,“但今日若有人藏匿同党,明日就以通敌论处。”
话音落下,又有两人低头想溜。
玄甲军立刻封锁出口,一人被当场按倒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