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掌握旧部信物形制,且能将其嵌入机关,混入疫区。
若此物早于章邯所得,或为其所授,则长城军团与墨家已有联络。
他取紫檀匣,将铜片封入其中,附简令:“回传冷宫井道,编码用‘巳’‘子’‘七’,加一句——‘丙三部不治民疫,只诛国贼’。”
韩谈接过,欲言又止。
“说。”
陈砚盯着案上竹简。
“若墨家真在选人……那些被烙印者,日后是否可控?”
“可控。”
陈砚落笔,“但非由他们控,由我控。
铜绿纹需特定药引维持,断供则蚀。
他们以为留下种子,实则埋下反向追踪器。”
他停笔,抬头:“传工官司,即日起,所有医署药炉须登记铜片编号,凡无工部铸印者,一律查没。
另,命骊山匠作司重铸浑天仪零件,齿轮齿数改为九,禁用七齿制式。”
韩谈领命欲退。
“等等。”
陈砚从袖中取出那枚陶片,指腹划过断齿印,“你派人去查,城南陶坊最近三月,可有陌生匠人出入,携带铜料,或租用熔炉。”
“是。”
“还有——”
他顿了顿,“让冷宫井道守卫换班频次增至每两个时辰一次,巡哨路线不得重复。”
韩谈退出后,陈砚独坐案前,取出竹简,重新绘制思维导图。
中央为“七齿齿轮”
,分出三支:一为“章邯”
,标注“函谷夜巡七日,祭旗不语”
;二为“丙三部”
,标注“信物同源,未报联络”
;三为“墨家”
,标注“机关入疫,烙印选民”
。
三支交汇处,他写下两个字:“渗透”
。
他凝视良久,提笔在旁加注:“若墨家能改旧部信物,或已接触影密卫丙字库。
蒙弋所言‘永镇地宫’,未必为真。”
正欲收笔,殿外传来极轻叩击,三短两长,是韩谈紧急密报节奏。
陈砚未应,只将竹简翻页,压于砚台之下。
韩谈入内,神色凝重:“南市井底,又现一具残件。
比前一枚完整,齿轮可转动,内部有刻纹。”
他双手奉上陶盒。
陈砚启盒,取出残件。
齿轮较前枚略大,齿数仍为七,但中心轴孔内壁刻有细密螺旋纹,与骊山地宫机关锁结构一致。
他以陨石碎片轻触轴心,齿轮缓缓转动,三圈后停住,轴底弹出一截铜丝,末端弯成箭头形状,指向城南。
他将残件置于案上,用浑天仪铜环进行操作,套入齿轮。
铜环随星轨调整,齿轮随之微颤,箭头缓缓偏转,最终定格,指向咸阳南渠与冷宫井道交汇处。
陈砚盯着那枚箭头,指节白。
墨家不仅布下试探,已在地下传信系统中嵌入追踪机关。
他们知道井道路线,甚至可能已掌握部分节点。
他取紫檀匣,将残件封入,另附一简:“编码同前,另加一句:‘南渠有眼,换井道’。”
韩谈接过,转身离去。
陈砚独坐殿中,取出袖中陶片,与残件并置案上。
两者齿缘完全吻合,断口如镜。
他伸手取竹简,准备重绘部署图,指尖触到砚台边缘,忽觉异样。
砚台底部,有一道极细刻痕,形如齿轮断齿,与陶片断口完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