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张诚再次在全考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平静地离开了教室。
如同上午一样,他下楼,在那张熟悉的花坛长椅上坐下。
夏日的斜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安静地等待着,与周围开始陆续出现、三三两两讨论着试题或面露忧色的提前交卷考生相比,他显得格格不入的宁静。
五点三十分,考试结束铃声准时响起。
考点大门洞开。
张诚依然是第一批,不,几乎是踩着铃声第一个走出考点大门的考生。
“出来了!
又是他第一个!”
“数学也这么快?!”
“这……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家长人群中再次响起议论,但相比于上午,惊讶之中似乎多了一丝习惯性的麻木。
张家众人立刻围上来,这次没等他们问,张诚便主动微笑道:“数学也挺顺利的,都检查过了。”
家人看着他轻松的模样,悬着的心彻底落回了肚子里,只剩下满满的骄傲。
……
六月八日,高考第二天。
上午,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一,是一场对知识广度、深度和答题度的综合考验。
下午,则是考试的最后一科。
对于张诚而言,这两场考试,与之前的语文、数学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更为得心应手。
理综试卷下,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统筹全局。
物理部分,那些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的题目,在他等级2的物理学底蕴面前,如同基础练习题;化学部分,反应原理、有机推断、实验分析,在他同样达到等级2的生化学知识体系(化学是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下,毫无秘密可言;生物部分,遗传、代谢、调节,更是他不久前才凭借满分金牌登顶的领域。
他合理分配时间,笔走龙蛇,各科解答切换自如,没有丝毫滞涩。
复杂的物理过程分析,繁琐的化学方程式配平与计算,需要精准记忆和理解的生物概念与机制……一切都被他行云流水般攻克。
六十五分钟!
理综试卷,被他彻底征服。
检查,确认。
然后,依旧是闭目养神,等待允许交卷的时刻,第一个交卷离开。
下午的考试,剧情再次重演。
精准、高效、无懈可击的作答,提前完成,仔细检查,闭目养神,准时交卷,第一个出场。
当8号下午五点三十分,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张诚再次第一个踏出县一中考点大门时,守候在外的无数家长,看着那个矮小却步伐沉稳的身影,眼神已经彻底麻木了。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但连续四场,场场提前至少半小时以上交卷,场场第一个走出考点……这已经不能用常理来揣度了。
“出来了……”
“嗯。”
“又是第一个。”
“习惯了。”
“他们家……祖坟怕是着了……”
议论声变得平淡,惊讶被一种近乎迷信的叹服所取代。
这个八岁的孩子,用他一场场堪称“变态”
的考场表现,硬生生将高考这片硝烟弥漫、众生煎熬的战场,走出了属于他一个人的“闲庭信步”
。
张家众人迎上前,脸上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紧张,只剩下如释重负的喜悦和与有荣焉的光彩。
他们知道,无论最终成绩如何,他们的诚娃,已经在这片最重要的战场上,展现出了绝对的统治力。
张诚看着家人,露出了一个真正属于八岁孩子的、轻松而灿烂的笑容。
“考完了。”
他简单地说道。
所有的笔墨挥洒,所有的凝神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