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议。”群臣本能的齐声同时附和袁阳的提议。
提前知道的没什么,可那些并不提前知道的大小官吏....
在附和之后,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朝着赵锋看去,心中暗暗骇然,更是惊疑不定。
太保?
这可是三公之一无上殊荣。
亦或者说,乞骸之时,这般殊荣的加封...一般只有六部尚书才有机会。
注意,是有机会,而不是一定。
但赵锋区区一个参将...
不过霎那,众人又暗暗朝着赵羽看去...以赵锋的功劳,够不上。
算上之前赵羽击破许逆的功劳...如果当时陛下没有对赵府进行荫封,且没有对赵羽升官,倒也勉强算是够,且也只是很勉强的够。
但陛下有了荫封,对赵羽有升官...虽然赵羽升总兵这个官,升不升都一样,但,升了就是升了!
如此之下,赵锋凭什么带着三公之太保殊荣告老?
难道是...提前透支一部分赵羽北伐的战功?这是认为赵羽肯定能赢?也是,以武安侯之能,没有败的道理。
赵锋也急忙恭声:“陛下,臣惶恐。”
开心吗?赵锋其实很开心....这可是三公之殊荣,理论上,只有武将出身后转入朝廷的兵部尚书,才有机会带着近武的太保殊荣告老。
但...够不着啊。
虞帝却看向六部尚书:“诸卿以为,袁侍郎之提议如何?”
六部尚书当即沉声:“臣等以为,袁侍郎所言并无不妥,赵参将于国大功,可当太保之殊荣。”
虞帝微微点头:“既如此,拟旨...”
“京营参将赵锋....统兵有方...数度抗击契丹...满门忠烈...即日,加封太保...”
伴着虞帝下令拟旨,满朝文武都知道,赵锋以太保之殊荣告老,已是事实。
三公之太保啊。
赵锋忍不住哽咽:“臣,叩谢陛下隆恩。”
虽然大虞的三公,不是古时那般在朝的三公...可既是国之三公,这份殊荣,不但是荣耀,还有着实打实的好处。
远的不提,单说肉眼看得见的...他位列近武的三公之太保,哪怕他告老了,可他却也能推荐人入朝,而且他推荐的人,朝廷在考察后,只要不是蠢得离谱,朝廷都会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