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所取代。
在超市里,当他挑选商品时,周围的顾客会突然停止交谈,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然后低声议论着什么。
据统计,在超市中,平均每10分钟就有3个人对林先生投来异样的目光,并有2次低声议论。
在餐厅中,邻桌的客人会在窃窃私语中提及他的名字,伴随着不屑的笑声。
有一次,他在公园里散步,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当他们看到林先生后,其中一个孩子对同伴说:“看,那就是那个坏人。”
就连他平日里的一些老朋友,也开始刻意与他保持距离,生怕被他牵连。
据林先生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在舆论风波后,他的老朋友给他打电话的次数减少了80%。
林先生曾经参加过一个慈善晚宴,在舆论风波之前,他总是晚宴上的焦点人物,人们纷纷围绕着他,与他合影、交谈,寻求合作机会或投资建议。
但现在,当他再次出现在那个晚宴上时,人们纷纷避开他,曾经的热情和友好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本晚宴上有200位嘉宾,在林先生出现后,有150位嘉宾选择避开与他接触或交流。
原本预定好的合作会议也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迟或取消,一些长期合作的伙伴也开始对合同条款提出苛刻的要求,甚至有合作伙伴直接提出解约。
据统计,有70%的合作会议被推迟或取消,30%的合作伙伴提出了解约。
与此同时,林先生的上级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些舆论。
办公室里,领导们面色凝重地看着关于林先生的舆情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上的数据和图表清晰地显示出舆论的负面影响正在迅速扩大,不仅对林先生个人造成了影响,也给整个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合作方开始对单位的信誉产生怀疑,一些正在洽谈的项目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原本即将签约的一笔大订单,金额高达5000万元,合作方突然表示需要重新评估风险,项目的推进变得遥遥无期。
还有一些已经签订合同的项目,合作方提出了降低价格10%或者增加条款的要求,否则就要终止合同,涉及合同金额总计3000万元。
“这样下去不行,林先生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单位的形象和正常运营。”一位领导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无奈。
“可是,这些舆论也不一定都是真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调查清楚再做决定?”另一位领导提出了疑问。他推了推眼镜,试图从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
“不管真假,现在的局面已经难以收拾了。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第三位领导语气坚决,他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