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护卫陛下,保圣躬康泰,二则琐事亦可代劳。”
“郑相言之有理!”郑扬之话音方落,众臣便纷纷附和,徐恒瞬间被架起来,再推拒,就有点别扭蹊跷,说不过去了,可不拒绝吧……郑扬之顶顶厌恶王玉英,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有他跟着,徐恒不便再上浮游山。
皇帝犯了难,纠结再三,最后想着,不上浮游山,兴许路上也能偶遇王玉英。今日立秋,天气又好,没准她出来秋游呢?
于是应允群臣:“有扬之陪着,也好。”
空载的大驾返回京城,待其走远,芳林园中才出一小队男子,个个骑马,徐恒摘去通天冠,改用一根木簪束发,?衣亦换成一身深褐圆领袍。
前方岔分南北两条路,徐恒勒缰停驻,心想:浮游山北有浮玉湖,是山附近唯一景致,王玉英如若出门,多半游湖。
“驾!”他扬了下缰绳,驰骋上向北的岔路。
郑扬之、庆福和侍卫们随即跟上,一时马踏纷纷,袍角与沙尘齐扬。
众人很快见着微黄麦田,一望无垠,穗头随风起伏,麦浪沙沙。
虽然是为了见王玉英,拐弯抹角来这么一出,但徐恒巡视起来并不怠慢,不然愧对子民。他先在马上眺望,见周遭麦田皆长势喜人,不由微弯唇角。
郑扬之打马凑近:“今年京畿一带应是五谷丰登。”
徐恒敛笑:“扬之,未窥全豹,可不能凭一眼论断。”
郑扬之埋首:“陛下教诲的是,是臣鲁莽。”
徐恒重笑起来,下马,随行众人都赶紧下马。徐恒走向农田,郑扬之帮皇帝牵住缰绳。
田中农夫农妇忙碌,徐恒边走边寻,总共找了五位农夫攀谈,老少皆有。他询问他们家中生活,农田归属,得知自耕农富有,佃农交完租有盈余,够养家,雇农不受苛待,不禁心生欣慰。
去年和今年估摸的收成徐恒都心里有数,做个对比,满意悄笑。
期间徐恒面身发汗,郑扬之递来手绢,徐恒摆手拒绝,等全问完麦田也走完,徐恒才到偏僻处,掏出自己的绢帕拭汗,失礼处以袖遮掩。
这一路走走停停,时已过午近未,郑扬之道:“陛下,时候不早,不如找馆子先进膳,再巡不迟。”
徐恒羽睫颤了下,娓娓回绝:“再往下走走。”
说着暗自提了口气,已经距离浮云湖不远,他期盼着邂逅王玉英,与她共进午膳,所以一直饿着……三年未见,一起进膳是个很好的借口和开头。
徐恒目视前方,仿佛被浮玉湖吸着走。
待离得近了,眺到浮游山苍翠中深红浅黄,他心中幽幽道:她那里的秋天也已来临。
徐恒迅速扫览湖边,七八游人,皆不是王玉英,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