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朱高炽闻言一愣,随即那张胖脸上涌起一丝苦涩。
他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好消息”。
父皇每次有了“好消息”,比如又找到了什么能工巧匠,能让宫殿修得更快,或者又发现了一条新的矿脉,能够让钢铁的产量大幅度提升,对他来说都无异于晴天霹雳。
“国公,你就别安慰我了。”
朱高炽摆了摆他那胖乎乎的手,整个人都显得有气无力。
“现在除了父皇肯停下那些工程,让该省的钱省下来,其他的,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殿下,这次的好消息,恰恰就和钱有关。”
蓝武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不急不缓地开口。
“帖木儿帝国那位新皇赫图,已经答应了我们所有的通商条件。”
“从今往后,自哈密卫至撒马尔罕,丝绸之路,将为我大明,畅通无阻。”
丝绸之路?
朱高炽的动作停顿了一下,他抬起头,满是困惑。
这算什么好消息?
一条商路而已,每年能有多少税收?十万两?还是一百万两?
对于如今国库那深不见底的窟窿来说,这点钱,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国公,你有所不知,孤不是没想过开关通商,可这其中的利润……唉,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如今国库欠着皇家银行近亿两白银,父皇今年还要继续修驰道,那可是个无底洞!单靠一条商路,杯水车薪,根本无济于事!”朱高炽的焦虑再次涌了上来。
“殿下,如果我说,这条商路一年能为我大明,带来至少五千万两白银的纯利呢?”蓝武放下茶杯,平静地抛出了一个数字。
“什么?”
朱高炽猛地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猛,肚子上的肥肉都颤了三颤。
他死死地盯着蓝武,那双不大的眼睛里,写满了不敢置信。
“五……五千万两?”
“白银?”
这个数字,像一道天雷,狠狠劈在了他的天灵盖上。
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洪武年间不过千万石粮食,折算成银子,也就几百万两。永乐朝虽然因为海贸和各种新政,收入大涨,但也就是五千万两左右,而且开销也大,今年已经出现入不敷出的状态了!
蓝武这一条商路,一年的纯利,就顶得上大明将近一年的收入。
这怎么可能!
“国公,你……你莫不是在与我说笑?”朱高炽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他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殿下觉得,我像是会拿这种事说笑的人吗?”蓝武反问。
朱高炽不说话了。
他缓缓坐下,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内心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蓝武继续不疾不徐地解释。
“殿下久居京师,可能对西域的情况不太了解。”
“帖木儿帝国以西,直至更遥远的欧罗巴,那些国家富庶无比,但其工艺却极其落后。我大明最寻常的一匹丝绸,贩运过去,价格便要翻上十倍甚至百倍都不止。一套精美的瓷器,更是能换回等重的黄金。”
“这些,还只是寻常货物。”
蓝武顿了顿,压低了声线。
“我这次去,还带了科学院新研制的一批火器。”
“那帖木儿皇帝赫图,为了得到我们的火器支持,稳固他的皇位,几乎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一把在我大明军中即将换代淘汰的手铳,卖给他,就是五百两白银。一门小型的虎蹲炮,更是开价到了五千两白银!”
“而这些武器的成本,殿下您应该比我更清楚。”
“当然他们那边估计没有这么多的白银,但却有各种各样我们大明这边紧缺的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