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头花白,满脸皱纹,双眼红肿,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破旧的百家布,布上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莲花。
“姑娘,我……我来寻我的孙儿。”
老妇人声音哽咽,话未说完,眼泪便滚落下来。
谢玥连忙起身,上前轻轻扶住老妇人,将她引到椅子上坐下,又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递过去:“老人家,您别急,慢慢说。
您孙儿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什么时候丢的?”
老妇人接过茶杯,双手微微颤抖,喝了一口热茶,情绪才稍稍平复了些。
“我孙儿叫小石头,丢的时候才三岁,今年该五岁了。”
她哽咽着说道,指腹摩挲着手中的百家布,“他左眼角下面有颗小小的红痣,笑起来的时候特别明显。
那天我带着他在巷口玩,转身买个糖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我找了两年,找遍了苏州城,都没有消息……”
谢玥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飞快地在卷宗上记录:姓名,李小石(小名小石头);年龄,五岁;失踪时间,两年前;外貌特征,左眼角下方有一颗小红痣;失踪地点,苏州城西南巷口……她不仅记录下老妇人所说的关键信息,还细细询问了小石头失踪时穿的衣物、喜欢的玩具、说话的语气等细节,生怕有任何遗漏。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您寻找小石头。”
谢玥将卷宗仔细收好,起身安慰道,“您留下一个联系方式,若是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老妇人连忙报出自己的住址,又对着谢玥深深鞠了一躬:“姑娘,拜托你们了,求求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孙儿,我老头子临死前都念叨着孩子……”
送走老妇人,谢玥看着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她定了定神,将这份卷宗归入“待核查”
类别,又继续等待下一位寻亲者。
与此同时,苏墨正在府衙与刑房对接。
刑房主事李大人看着手中的公文,眉头微蹙:“苏小公子,不是我不配合,只是近期府衙积案颇多,捕快人手本就紧张,你这一下子调走二十人,后续其他案件怕是难以推进啊。”
苏墨早有准备,从容道:“李大人,打拐之事关乎民生安定,若是任由人贩子猖獗,不仅会有更多家庭破碎,还可能引民怨,影响苏州城的稳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大人放心,打拐办办案讲究精准高效,不会无故占用捕快太久。
若是府衙有紧急案件,打拐办的人手亦可临时调配协助,绝不会耽误大人办案。”
李大人闻言,思索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行,我这就签字,让捕快们即刻到打拐办报到。”
解决了府衙的人手问题,苏墨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军营。
军营将领赵将军已经总兵谢浩楠授意,听闻打拐办需要精锐人手,当即拍板:“苏公子,你尽管放心,我这就挑选十名最得力的手下,随你前往打拐办。
这些人不仅身手好,还懂追踪侦查,定能帮上大忙。”
苏墨拱手致谢:“多谢赵将军!”
往返奔波一日,苏墨回到打拐办时,天已擦黑。
跨院内灯火通明,谢玥仍在卷宗室忙碌,案几上已经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每一本都记录得密密麻麻。
“回来了?”
谢玥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向苏墨,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明亮,“今日一共接待了八位寻亲者,我都已经记录成册,你看看。”
苏墨走过去,拿起一本卷宗翻看,只见上面字迹工整,信息详实,连寻亲者无意中提到的细节都被一一记录在内。
“你做得很好。”
他由衷地赞叹道,“府衙与军营的人手已经全部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