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母子的事,终于可放下心来了。
周知微带着邓佳奇和张小文一起去了趟隔壁的临阳市。
她要在那里开一所知微教育分校。
她只是去考察位置,确定分校的地址,其他一切事宜交给邓佳奇和张小文。
刘子楚知道她的决定,有些不放心,觉得邓佳奇还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女子,建分校这种大事,怕她应付不过来。
可是周知微却让邓佳奇大胆的去做。
邓佳奇是第一批进滨河校区的,那时她才毕业一两年,青涩得很。
可是她脚踏实地,认真勤奋,最重要的是忠诚可靠。
进知微教育的五六年间,她不但把教学业务水平练就到了名师级别,自从周知微让她插手校内庶务后,她一丝不苟,勤勤恳恳,虚心学习,极少有过纰漏。
最近一年,周知微有意识的把她往中层领导上面提。
她也争气,在上课教学之余,竟自学了心理学,企业管理等专业。
这次去临阳市开疆拓土的重任,交给邓佳奇,不但是对邓佳奇的信任和考验,也是表明知微教育的中高层领导开始往年轻化过渡。
毕竟,公司那几个老人,年纪都不小了,眼看着就要退下来了,得有人接棒才行。
而张小文,是许大姐一手带出来的。
也算是得了许大姐的真传,账务做得从不让人操心。
她们两个一起创建新的分校,既是尝试,也是展趋势。
周知微在临阳市只待了四天,期间她还去见了几位临阳重点中学的校长或教导主任。
回到省城后,她准备亲自开车送肖立升回滨河。
肖立升已经六十六岁了,这几年一直在省城待着,是知微研究院的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两年前,周知微就跟他商量,是不是回滨河退居二线,做滨河校区的顾问老师。
可肖立升舍不下省城研究院那热火朝天的工作状况,提出再干两年,他就退下去。
肖明强和肖师母这两年倒是一直本分老实的待在滨河,做着早点生意。
肖立升的两个孙子,一个初三了,一个读高中了。
肖明强很想父亲能回家,辅导辅导孩子们的学习。
周知微知道那个家如果还有值得肖立升留恋的,唯有那两个孙子。
两个孩子不时的给爷爷打电话,向爷爷请教学习上的事。
肖立升慢慢的也动了回家的心。
这不,两年一到,周知微就让人在公司给肖立升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会。
“肖老师,”
她把肖立升送到滨河的家后,递给他一张银行卡,“这是我代表公司给您的一点小意思。
我这一路上幸得您的帮助,才有了今天。
我感谢您!”
说完,周知微对着肖立升深深的鞠躬下去。
“周总知微,”
肖立升忙一把拉住她,眼眶泛红,“你把我的话说完了。
我肖立升原本无声无息的在二中度过我的教学生涯,是你,把我拉到了知微教育这个大家庭里。”
“知微啊,跟你在知微教育共事的六年,比我在学校教学几十年都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我要感谢你啊,让我这个老头子,也能这么风风火火的热烈一回。”
“这张卡,我不能收。”
肖立升抹了把脸,要把卡退给周知微,“这六年里,我不但得到了极致的精神寄托,每天过的充沛满足。”
“而且,你给的工资,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退下来了,你还说要给我已编教辅的分红。
我肖立升有今天,全是因为你啊,知微!
你给的实在太多了,我怎么能再接你的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