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民?”
周知微走下台阶,手轻轻的放在李卫民的肩膀上。
“知微,”
李卫民飞快的调整情绪,抬起头来,带着笑容看向周知微,“宏宇睡了吗?”
“没呢,他说还要看会书。”
周知微搬了张板凳,坐到李卫民身边,轻声问道,“是工作上遇到难处了吗?”
“没什么,”
李卫民脸上僵了一瞬,摇头,“只是有点不适应。
你不用担心我,我能调整过来的。
倒是你,那么忙,我又帮不上忙”
“卫民,”
周知微握住他的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知道,你从农机厂出来,调到机械厂,很不容易。
但是你记住,这个家是我们共同的。
知微教育的成功,离不开你在背后的支持。”
“你如果在机械厂干得不开心,或者遇到什么坎了,你一定要告诉我。
我们是一家人,要一起想办法。”
她停了几秒,又说道,“如果你不想在机械厂干,我也支持你。
或许,你可以来知微教育帮我,比如做一些后勤管理工作什么的。
当然,想怎么做,决定权都在你手里。
我都会支持你的。”
李卫民把杯里的酒都倒到口里,放下酒杯,双手反握着周知微的手,“知微,谢谢你理解我。
我先在机械厂干着吧,还能照顾到宏宇。
为你解了后顾之忧,我就很满足了。”
周知微把头轻轻的靠在李卫民的肩膀上,夫妻俩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只感觉头顶上一片清亮的月色,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新学期需要编写新的教辅,滨河知微教育研究院的书稿最终审核权在周知微这里,所以,周知微开启了滨河和沙城两地奔波模式。
她就像一个高旋转的陀螺,每天早出晚归的。
为了方便两地来回巡查,周知微去学了驾驶证。
证到手后,又买了辆国产小轿车。
这样,来回两地就方便多了。
就在周知微刚把新教辅印刷册数核对,报给印刷厂后,二中王校长的电话打了进来。
“知微啊,”
王校长昔日爽朗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有个事,我得先给你透个气。”
“王校长,您说。”
周知微的心稍稍提了起来。
“就是”
王校长停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语,“就是关于你停薪留职的事。”
他压了压声音,“县里不知怎么的,针对你停薪留职期间,创办课外辅导机构这件事,找了学校几次。
说是有人举报你,利用体制内的身份,牟取个人利益。”
“还说你这属于脚踩两条船,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县里要求学校对你这件事,给出一个明确的处理意见。
甚至严令我们,必须严肃处理。”
周知微握着话筒的手指用力收紧,指节泛白。
她知道,知微教育的规模的扩大,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利用她停薪留职来做文章。
“知微,”
王校长的声音继续传来,语气无奈又愧疚,“你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你的教育理念和魄力,优于绝大部分的老师。
你一直是我们二中的骄傲。
我是支持你的。”
“但是,你也知道,在编制内,规定和纪律大于一切。
对方咬给紧,又拿政策说事。
县里的意思是,希望你能结束停薪留职,回学校正常上课。
否则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