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
她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市,自然不会放过向京市辅导机构的学习。
特别是有一个人,她一定得去拜访一番。
赛后第二天,周知微三人分两路,建波带着宏宇逛京市,而周知微则独自一人敲开了一扇附中教师宿舍的门
“李金战老师,您好,我跟您有约有南省滨河县周知微”
不错,周知微拜访的,正是前段时间被李昊东利用,诬陷她抄袭的李金战老师。
他是京市教育圈中小有名气的中学特级教师。
这个时候,他还是人大附中的在职教师。
但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况且他在中学教育特别是高考这一块经验老到,在教辅编写上的独到之处。
所以,在前世时,两年后,大概是九六年,他就会被人请出山,专攻做高考各科辅导和教辅的编写。
后来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而周知微,只不过是靠着重来一次的先机,提前在滨河创下了知微教育公司。
在他面前,周知微觉得自己仍只是个小县城的普通教育工作者。
这次,她是怀着崇敬和虚心求教的心理,通过好些渠道,约见的李金战。
门内,一位五十多岁,气质十分儒雅,戴着银丝边眼镜的男子,满脸笑容伸手想邀,“周知微周教师,久仰大名,快快有请!”
他态度热情,好像是与久未见面的老友相见,丝毫不见京市名师的架子,这让周知微稍微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同时心中更是生起了对李老师的敬意。
宾主落座后,周知微递上她精心挑选的礼物,并第一时间表示,这是对于当年李老师被无辜拉到举报信里,打扰到他的正常工作的歉意。
李金战人爽朗得很,他不客气的接下礼物,哈哈大笑,“你的歉意我收下了。
不过,说到这件事,我还得感谢那位所谓的举报者呢。
否则,我怎么能看得到编写得那么完美的《初中数学核心考点解析》?”
接着,李金战与周知微自然而然的聊起了教育。
周知微率先向李金战谈起了她创办知微教育的初衷,“辅导机构不能做学校的简单重复工作,更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教辅,也是题海战术,而是真正的查漏补缺”
“不错不错!”
李金战老师眼中满是赞赏,“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不能一味的填鸭子。”
他话锋一转,又变得有些严肃,“不过,校外机构也不可为了提分,只求应试套路化,不管是师资,教材,还是收费等问题,一定要规范起来,否则就会把教培这个事业做成唯利是图的全商业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