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正低声聊着,李天宇举着手冲着这边轻轻喊着,“小婶,小婶”
周知微起身,走过去。
李天宇挠着头,用铅笔指着试卷上的图形,“总证明不了这两个全等”
周知微弯腰仔细看了题目,指着上面的线说,“天宇,你的辅助线没添错,但是为什么只想到了用全等呢?”
“你要把已知条件利用起来啊。
角平分钱,还有这里的特殊角,利用起来后,能不能试试等腰三角形?”
“你看,”
周知微笔尖轻轻点了点,几个关键角和线段的关系一目了然了,“这样”
“这里作条垂线!”
李天宇低呼,“这样,然后这样对吗?”
“嗯”
周知微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卫平看着这一幕,心中庆幸自己头脑清明,跟周知微关系走得近。
不知不觉中,周知微的声音有了明显的沙哑。
她几乎一个人做了三个人的事。
学校,研中心,家里三个孩子。
幸好,林安妮和谢平之一到周末就帮着带宏宇,让她可以安心守在家里给三个中考生集训。
三个孩子像是绷紧的弓弦,身体很疲惫,可他们笔下的思路却是越来越清晰了。
他们的身体里正涌动着一股力量,正顶着压力,奋力地准备破土,芽。
终于到了最后冲刺的日子,三个孩子因为有周知微提前的心理辅导,走进考场时,并没有太多的紧张和焦虑。
中考结束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解脱和迷茫的气息。
成绩一天不出,悬着的心就一天落不下地。
等待放榜的日子,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比中考当时,还要煎熬。
不但一遍遍的估分,还要打听各种预测着高中学校分数线的小道消息。
周知微终于放下了三个中考生辅导这个事,而她所教的也是初三学生。
中考一结束,她也就放假了。
因此,她心无旁骛的全身心投入到了研中心。
这个时候,下学期新教辅,已经进入了校对的最后阶段了。
周知微得亲自盯着。
7月2o号,中考放榜的日子。
各初中学校的校门外,一大早就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学校用大板做成展示板,竖在校门口。
家长和学生们都伸长脖子,焦急的在纸上找自己想找的那个名字。
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上,前面是被录取的高中或中专名字,后面是学生名字以及中考分数。
一时之间,展示板前惊呼声,叹息声,以及喜极而泣声此起彼伏。
周知微走了点后门,头一天就从周海洋那里知道了集训三人组的成绩,都非常不错。
傍晚,周知微还在研中心,跟肖立升一起讨论初二数学中几何题的比重问题,李卫民的电话打了过来。
“微微,”
电话那头有些嘈杂,李卫民拔高的声音,才听得清,“你快回来吧,咱们家满满的一屋子人,都等你回来。”
一屋子人?隐约好像还有二哥的声音。
周知微放下电话,收拾好东西,回了碧罗街。
这个时候的两居室,一反平日的安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里面当真是满满一屋子人。
周知微推开门,被里面的热闹景象给惊呆了。
李卫平和周海峰正夸张的挥着手臂说着什么,王小卉的父母,一对穿着朴素,却整洁干净的中年夫妇,正神情局促又激动的挤在一起,看墙上周知微贴的给三个孩子的学习计划。
三个孩子正席地而坐,陪着宏宇玩地上的有轨火车。
这时,李卫民端了水壶出来,
